【轉換視角啟發感恩】
也許有時候我們會抱怨父母對我們管束太多,不理解我們的想法,可我們自己又何曾體諒過為人父母的心情。父母不管做什麼,他們的出發點永遠隻有一個,那就是對我們好。而且這種好是不帶一絲雜質的,是來自他們內心深處最真的情感。盡管有時候他們的表達方式並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否認他們善意的用心呀。我們要時刻牢記這一點,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們著想的,我想如果我們把這個作為處理與父母情感問題的出發點,很多事情就能彼此體諒了。畢竟我們的父母也不是完人,但是他們已經傾其所有,把他們認為最好的給予了我們。如果我們還不知滿足,還要跟他們對著幹,是不是太沒有良心了呢?
【結束語】
同學們,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隨著我們漸漸長大,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光也越來越少,我們真的要好好珍惜這每一分,每一秒。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感謝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這不隻是說說而已,而要付諸行動,事情不在於多大,而看你是否有心。希望這次班會課能對大家有所觸動。大家回去後,好好思考如何對父母盡孝,讓他們因為有我們而感到欣慰與自豪。
現今中學生的親子衝突是非常嚴重的,相關的調查表明,中學生的親子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作者班上的一位女生,就與母親發生了嚴重的矛盾,甚至都不願意回家了。其實,親子間的矛盾和衝突,是沒有惡意的,隻是缺乏理解和必要的溝通而已。作者以此為契機,在全班開展了一次“感謝親恩”的教育。
作者以“一碗餛飩的感動”引入,與大家一起思考:為什麼陌生人的一碗餛飩讓自己感動,而父母十多年如一日為自己的付出自己卻視而不見?作者借用一些圖片,讓大家回顧多年來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在此基礎上,作者讓大家學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對自己的用心付出。
作者的講話也給我們啟發,幫助學生化解親子衝突,教師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作者講話以後,可以趁熱打鐵,在班裏開展一次“我可為父母做點啥”的主題活動,讓大家寫下自己的思考,並舉行一次主題班會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