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教訓紈絝
她審視的視線讓蘇嬋娟感到火辣辣的,不由自主地轉開眼。沈傾城忽然升起惡作劇的心思,伸手遠遠地招呼程武:“程將軍快過來!”
程武連忙跑過來,恭敬地拱手道:“王妃有何吩咐?”
沈傾城指著蘇嬋娟道:“蘇姐姐好像扭傷了腳,你看看能不能想想辦法?”
她故意拖長聲調,程武立即緊張地看向蘇嬋娟,見她低著頭,雙手緊緊地絞著帕子,詢問道:“蘇大小姐你沒事吧?要不?”
“不用,我自己能走!”蘇嬋娟猛地抬頭,“浣紗,你過來扶我!”
“可是蘇小姐,我們王妃……”浣紗為難地道。
蘇嬋娟不耐煩起來:“就扶我到那邊沙地上即可,不會丟下你家王妃的!”她瞪了沈傾城一眼,“等下再跟你算賬!”
沈傾城吐吐舌頭,蘇大小姐一向淑女,她才不怕她呢!
程武看浣紗扶著蘇嬋娟,不好再上去幫忙,隻皺著眉看向沈傾城:“王妃,蘇大小姐真的沒事嗎?”
沈傾城忍不住撲哧一笑:“你是希望她有事還是沒事啊?”
她促狹的語氣讓程武驀地紅了臉,有些不自然地搓著手,呐呐地道:“自然是希望她沒事的!”
沈傾城微眯了雙眼,看看低頭連耳根都紅了的程武,還有前麵一瘸一拐走著的蘇嬋娟,心裏暗自八卦起來,發現新大陸了,這兩人有詭異哦!
沈傾城不知道,自己也有如此八卦的時候,她以前很少跟同事開這種玩笑的,隻有跟蘇嬋娟這樣的好姐妹,她才會凸顯出小女兒的心態,她甚至覺得,有時候看著好姐妹吃癟,真是一件心曠神怡的事情。
蘇嬋娟生氣了,她可不敢再去惹她,玩笑太過也不好,接下來,為了不虛此行,沈傾城讓程武找了一個當地鹽場的工人帶她們參觀鹽場,也見識一下古代原始的製鹽工藝。
程武找來的是一名有五十多歲的老人,給了他一小塊碎銀,老人熱情地為沈傾城等人介紹起製鹽的方法來。
“夫人小姐請看,海灘上有許多大片大片的鹽田,裏麵是鹽泥,春夏秋三季,陽光比較強的時候,每月會有兩次大潮,海水淹過這片鹽泥,鹽泥汲取海水中的鹽分,海水退去過後,將這些鹽泥用耙子耙鬆,再經太陽曬上幾日蒸幹多餘的水分,這片鹽泥就含有很高的鹽分了。”
蘇嬋娟從未見過這些,眼睛亮亮的,“難怪,我說這些田裏為何沒有種莊稼!”
老人見她一臉的興趣,挺了挺腰杆,帶著幾人走到一個池子旁邊,又道:“這個叫鹽池,是專門加工過的,底部鋪了細密的席子,我們的任務就是將含有鹽分的鹽泥刮起來放進鹽池,在上麵澆上海水過濾,出來的水從鹽池旁邊預留的小口流入一側的池裏,這就是鹵水。”老人又緊走幾步,指著一個巨大的石槽道:“鹵水隻好後,再將它挑到鹽槽上,鹵水再經過烈日的蒸發,就可以得到白花花的鹽巴了。”
“原來,鹽就是這樣製成的。”蘇嬋娟感歎。
“小姐這就不懂了吧,這是海鹽,另外還有井鹽湖鹽,製作工藝各不相同,不過最 方便的是咱們的海鹽,這大片大片的沙灘,有的是地方,有的是海水,咱們鹽關縣好幾處鹽場,在方圓百裏都是出了名的。”
沈傾城聽了老人的敘述,也有些震撼,製鹽的工藝她以前在書籍中讀到過,但親眼看見卻又是另一番感受,但是這占地甚廣的鹽田,看著就很讓人震撼,再看已經曬好的白花花的鹽,在陽光下閃耀著晶瑩的光芒,煞是好看,這種感覺是以前無從體會的。
她心中感慨,隨口問道:“老伯,這裏一年能產多少海鹽啊?”
老人更是沾沾自喜,指著眼前的石槽道:“咱們這片鹽場,這樣的石槽有一千多個,每年能產出三十多萬斤海鹽。”
“可是,這一帶莊稼收成很差,你們吃什麼呢?”沈傾城看過去,這靠近海邊的地方,更是連一片莊稼的葉子都難見到。
“你們看,這些鹽田都用石頭壘起來的,叫‘衝’,海水退潮的時候,這道衝還可以攔住一些魚蟹,等海水退下去,咱們就可以來撿魚蝦了,隻是這魚蝦吃得太久也難以下咽,市場上糧食又貴,我們這些辛辛苦苦做工的吃不起啊!”
老人說著,眼裏的光彩褪去了些,沈傾城心中一動,“聽說陸縣令曾經動員大家修築防洪堤,對著鹽場是不是影響很大?”
“那是當然,修了防洪堤,能進來的海水會少許多,陸大人說得輕巧,到時候沒有鹽吃,又該找我們的麻煩了!”老人提起這件事很是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