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隆中對(2 / 2)

慕容複道:“這個辦法我已經替爹爹想好了。我們慕容世家是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力量很小,家族外的人也不會投奔我們。我通過摩尼教的一些做法受到了啟發,我們不妨在遼國立摩尼教,將各族都吸收成我們的力量。力量聚集夠了,您振臂一呼,大軍立刻組成,您帶著大軍吊民伐罪,大遼百姓必定裹糧策馬、簞食壺漿而迎我大燕軍馬,到這個時候,複國已成,大燕可興!”

慕容博聽了兒子的一席話,不僅如大夢初醒,心想這麼多年自己都白過了,沒有想出一條好的對策。兒子一來就點明了複國的出路,真是守得雲開見月明。慕容博多年來為複國已經成狂,一聽到可行的對策,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漠北。

慕容複又道:“以您的武功,再加上我的智謀,四大家臣的忠勇,何愁大業不成?隻是我們還要從長計議,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不然一到遼國兩眼一摸黑,就辦不成了。”慕容複說這話的時候,感覺自己仿佛成了諸葛亮一樣,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向劉備提出了隆中對,自己也是向自己的父親提出了隆中對,心中暗自得意。

慕容博一聽也同意了。兩人開始商量一些細節的問題。慕容複力陳四大家臣可托重任,這麼大的事情好要他們幫助,慕容博就讓慕容複明天就去找來他們。

第二天,慕容複去找四大家臣。半個多月了,四大家臣在少林寺周圍到處尋找慕容複。他們認為慕容複突然失蹤一定是被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引走了全文閱讀荒古天歌。找了半個多月沒有進展,他們都很沮喪。一見公子安然無恙地回來,四大家臣都很高興。慕容複讓四大家臣跟著自己走,也不告訴他們原因,五人來到了慕容博隱居的地方。四大家臣一見是老主公,各個熱淚盈眶。慕容博將慕容複的計劃給四大家臣講了講,四大家臣都欣喜萬分,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六個人就在慕容博的住處商量下一步如何做。

慕容複道:“爹爹去遼國,那邊天寒地凍,我擔心爹爹身體不適,所以一定要跟著去照顧。”

慕容博道:“複兒不必去遼國了,你還要在宋國繼續招攬英雄,練好武藝,為我們將來南下滅宋準備好。”

慕容複道:“如果在遼國不能成功,在宋國再怎麼準備都沒用了。我知道爹爹的心意,我們大燕一定會一統天下。我會先陪爹爹到遼國去,等我們有一定基礎後再回宋國。”

慕容博道:“複兒要對爹爹有信心。爹爹到了遼國一個人也能應付,我們通過飛鴿傳書也可以聯係。複兒在宋國要打好基礎,如果我們在遼國舉事時,大宋朝野武林等力量能援助我們最好。”

慕容複道:“我意已決,我帶上四大家臣共赴遼國,為爹爹助力。”

慕容博見兒子如此堅決,就同意了他的建議。

幾天下來,幾個人就到遼國去之前做什麼準備擬訂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到了遼國,首先要先讓自己在極北苦寒之地能生存下來,這樣引火的東西、地圖、指南針都是要準備的。路途遙遠,還要提前想好行動的路線,以節省時間。

到了遼國要和當地人交流,六個人中隻有公冶乾能通各國語言,他就負責在六人出發前教會每個人契丹話、女直話。

是人就可能生病、受傷,而慕容父子都是學識淵博的人,對醫學都係統得學習過,都有豐富的醫學知識,且都有高深的內功,相信不是特別疑難的病症都能治療痊愈。當然,必要的藥品都要帶足。

到遼國,六個人可能在特定的時候易容活動,易容的物品也帶了一些。

除此之外,路上需要的銀兩、幹糧都是必備之物。

慕容複知道,現在大宋是高太後當政,政治清明,對外不興兵戈,遼國也會感覺無機可乘而不敢大舉進攻。而六、七年後,高太後病故,新皇帝年幼,遼國就可能乘機發兵,到時興複就有機會。還有幾年後,楚王也可能會反叛,這也會是一個機會。當然,自己穿越過來後,曆史不一定要完全沿著原著的路線走,這點自己也有充分的準備。慕容複前生的執念一直在腦子裏,他想自己當主宰,創造一個朗朗乾坤。而這個目標隻有完成複興大燕才能實行。

為了準備遠行,公冶乾負責飛鴿傳書,其他三大家臣負責到各處采辦物品。慕容複見慕容博一個人在屋子裏打坐,不禁感歎道:“父親的功夫一直沒有擱下,一有剩餘時間就練習內力修為。”慕容博卻說:“我在少林寺藏經閣學少林絕技時,有一個黑衣的蒙麵人也在那裏偷學少林功夫。我一時好勝就與他比武,誰知居然不分高下。我又苦練了幾年,再和他比武,還是沒有超過他。上個月,他約我明天與他一戰,我在想,我們去遼國後可能以後也沒機會和他比武了。從他的口音,我感覺他不是中原人。”

慕容複一聽,很是震驚。

女教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