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3 / 3)

於是京城一下子陷入了詭異的平靜之中,平日在街上喲五喝六、仗勢欺人、調戲良家女子、鬥狠鬥富裝十三的,一概都不見了。倒是一些筆帖式人家,有不少人被請出山,教導那些紈絝子弟——大家覺得,這學文是來不及了,可是偏門些的製造、術數、帳目等,報考的人應該不多,臨陣磨一下槍,總能過關吧。

地麵安靜,最滿意的就是五城兵馬司與順天府,沈任這個順天府尹也清閑了下來。正是因為清閑,他有時間算日子,也有時間細想沈越與房氏的話。

越想,越覺得兒子說的有點兒道理,媳婦好象不僅是因為小心眼才去的莊子上。於是在沈越剛被放出宮的第三日,也是朝庭的休沐日,沈任對著長子強調,必須留在家裏看好家,他要去給老太太請安去。

沈越爭取了半天,沈任也不肯帶上他。理由是沈越擔著考核捐官的重任,萬一聖人有事找他谘詢怎麼辦?對著留下一地煙塵的馬車翻了個白眼,沈越覺得自己就不應該對老爹心軟——正因為人人都知道他出了考題,所以他才更該去莊子裏避一避。

眼看著沈任絕塵而去,沈越直接讓人牽了馬過來,自己也一騎絕塵,去向老丈人報到。林如海正在考校寬哥兒的學問,見他來了示意他自便,直到考完兒子才有心思與沈越說話。

沈越來隻為消磨時光順帶躲人,便笑向林如海道:“詢哥兒的親事都定下來了,寬哥兒還挑什麼?”

林如海還好,寬哥兒竟然紅了臉,讓沈越覺得好笑:“這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你當人人都和你一樣。”林如海見兒子竟無言以對,隻好幫兒子出聲:“你還有府裏的事兒要張羅,過來何事?”

張羅?沈越隻當林如海是說現在府裏主子隻有他一個,他該處理家事,向著林如海抱怨道:“我們老爺一個人去莊子上看太太,非得讓我看家。他也不想想,人人都知道這捐官的試題是我出的,多少人想著要從我嘴裏套話,也不說替我擋一擋。”

這樣的抱怨林如海早聽得煩了:“你這不是自己找到躲的地方了。”沈越就笑嘻嘻裝沒聽見。

寬哥兒臉上的紅意終於下去,才向沈越問起詢哥兒備考的情況,語中不失羨慕之意。沈越開導他:“你讀書的火候到了,隻要不徹底放下書本,也不防出門走動走動,或是幫著嶽母管一管莊子、鋪子的事。何必隻想著科舉之事,即已經不能考,多想也無益。”

寬哥兒聽了有些意動,林如海也覺得可行,由著沈越把自己管莊子、鋪子的心得說與寬哥兒聽,還不時的摻雜了些自己的意見。

寬哥兒聽得不時點頭,後來神色就有些不對,再後來竟嚴肅起來,向著林如海問道:“老爺,那天我看邸報,說是要從皇族開始查應稅田。剛才聽老爺說著咱們家裏莊子很是不少,不如還是處理些,免得讓人查出來不好看。”

“嗯?”林如海看了自己兒子一眼:“你是這樣想的?”

寬哥兒很是認真的點頭:“父親已經得封忠安侯,又任著戶部尚書。這次清查應稅田,正是戶部主理。父親也說過涉及銀錢,六皇子稱得上六親不認,所以就算平日再與父親相得,一旦發現咱們府上……”

林如海寬慰的一笑:“你這樣想很好。”見寬哥兒不解,笑向他道:“去年年底不就讓你看過咱們府上的帳目?當時你還問過,聽說別人家的莊子一年收益多少,咱們家同樣的莊子,收益竟比人家少了兩成,是不是莊頭不盡心。”

寬哥兒聽的眼前一亮:“老爺是說,咱們少的那兩成收益,其實是用來完稅了?”林如海點點頭,借此將紅契與白契的區別說與寬哥兒聽。

最後教導他道:“咱們林家一向詩禮傳家,這銀子隻要夠用就好。也是祖宗就不好奢靡,一代代積累了這些東西。不光是咱們這一支,就是姑蘇那邊,自林勝選官之後也知會過他們,不要貪圖些許稅銀,失了風骨。”現在林如海一支與族人相處越加親近,也能互通消息。

沈越與寬哥兒一起站起來受教,不其然想到了學士府,不知道那邊是不是有瞞稅田地,就有些坐不住。林如海見他如此,少不得問上一問,聽他說了原因,點頭道:“問問也好。”

沈學士是首輔,若是真讓自己帶著人查出點兒什麼來,不說親戚做不做得成,就是這首輔這位,怕是老人家也得讓賢了。

這裏沈越別了林如海,便到學士府來給沈學士請安。聽他說明來意,沈學士點頭道:“這個你自放心,你伯父一向謹慎,不至看重那點兒小利。”

沈越卻總有一種不好的直覺,惴惴向沈學士道:“太爺還是讓伯父好生查一查,不光是主子們,就是那些管事的,也別讓他們借了府裏的名頭。”

聽他說得鄭重,沈學士也知這樣的事兒在權貴府裏並不少見,一些得臉的奴才,比正經主子還敢行事。本著寧可過細也不寬縱的道理,讓人把沈信叫來說與他聽。沈信覺得侄子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自派心腹悄悄的在府內看著。

即提醒了學士府,就沒有不查一查自己府中下人的道理。好在現在雙安幾個都做到了管事之位,對府裏的消息靈通著呢,沒用兩三個時辰,已經把各奴才家裏的底給查了個遍:“大爺放心吧,除了沈管家置了二十畝地的小莊子,再沒沒別人置地。”

做了這麼些年的管家,才置了二十畝地,沈實也算是謹慎人。沈越叫他過來,問明他還真是把這地掛到了府裏,不由冷笑一聲:“好一個聰明的大管家。”不急著處置沈實,先讓人往學士府與忠安侯府送信,說了自己查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