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茶餘飯後 人與蚊子之戰
還在天氣沒大熱之時,我家就及早作了防蚊準備。說來也怪,我們今年“備戰”得早,蚊子“入侵”也來得早。還沒到梅雨時節,蚊子便在空中、地下亂飛亂撞起來了,還任意入侵到房間裏麵,那架勢好比伊拉克戰爭,提前奇襲,防不勝防。沒幾天時間,我便把一罐“必撲”速效殺蟲氣霧劑用得精光。兩個月來,為了對付無孔不入的蚊子,家裏隻得不斷地補充“彈藥”。
我從小就非常憎恨蚊子。小時候每當夏夜,一家人與鄰居們圍坐在一起乘涼,說說笑笑原本是十分愜意的,可那蚊子卻把人們包圍起來,還專門挑小孩嫩皮膚叮咬。我天生皮膚過敏,被蚊子叮咬過後,不但奇癢難熬,而且凸起一個個紅疙瘩久久不退,一旦抓破皮,甚至會發炎化膿長瘡。我小時候還得過“賣柴病”(瘧疾),三日兩頭發冷熱,據說這是蚊子傳染的,後來吃了一種叫“奎寧丸”的藥才治好。所以直到現在,我不但討厭蚊子,而且還有點怕這種無骨無肉無腦、十惡不赦的小蟲,擔心它們會不會把艾滋病、SARS病毒傳播到健康人身上來。
我猜想,人與蚊子的“戰爭”自古就有,延綿了漫長的曆史。曆史沿襲下來許多防蚊、驅蚊和滅蚊的方法,直到現在仍在起作用。比如我們寧波人早先居住在牆門老屋裏,家家戶戶門口明堂都放著幾隻盛天水的大缸,為防止生蚊蟲,要在水缸裏養幾條小河鯽魚或者放幾隻田螺,這便是從上輩人傳下的滅蚊土辦法,效果很好。夏夜乘涼焚艾草繩,這是老百姓驅蚊的傳統武器。焚著的艾草繩,煙霧彌漫,把角角落落的蚊子熏跑,一家一戶熏艾形成了抵禦蚊子的屏障。這種“烽火連天”戰術,一代又一代人相傳承襲,直到住進新樓房為止。過去,蚊帳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抵禦蚊子的設施。這是一種最被動、最消極的辦法,甚至是“不抵抗主義”抑或是“逃避戰鬥”的表現。大大的人,害怕小小的蚊子,躲進蚊帳裏拒敵,雖然顯得有點滑稽,但這用布製成的“城堡”,畢竟還是最實用的。
盡管現在城鄉住房越造越好,老百姓住得越來越寬敞舒適。不過再好的住房,一是防盜賊的鋼窗,二是防蚊蠅的紗窗,那是不能不安裝的。尤其是紗窗,甚至連高級賓館裏的套房也不能省掉。盡管人們對蚊子處處“設防”,可還是防不勝防。隻要有幾隻蚊子入侵,人就會被折騰得坐臥不安。記得一份報紙上登過這樣一則謎語:“為我打你,為你打我。打破你肚子,流出我的血。”確實編得巧妙且頗為幽默。可我總覺得這恰好道出了人們對這小小蚊子的無奈甚至有點悲哀,隻落得自我辛辣嘲諷。
如今住在新房子裏的人們,還是有不少人家每年從初夏到深秋,不得不花上為數不少的鈔票,不斷地買回各種蚊香、藥物和器具來驅蚊。這可惡的蚊子侵害了人們,卻為商家創造了商機,形成了經久不衰的特殊商品賣場,忖起來真的有點好笑。
人類在同蚊子的“交戰”中,武器越來越多,比如每年都有用科學方法研製出來的各種中草藥配方的蚊香、電蚊香、驅蚊燈,各種牌子的滅蚊藥水,任由人們選用。從電視廣告中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人們把蚊子視為大敵,不置其於死地而不肯罷手。我有時感到納悶:現代科學如此發達,發達到能發現在遙遠星球上是否有比蚊子還要小得多的微生物之類的生命存在,卻滅絕不了地球上看得見捉得牢的蚊子。蚊子這種十分討厭的小蟲子,好像注定一直要與人類為敵下去似的,我想這不該是一種自然法則吧?我還是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終究會發明出辦法來降服蚊子的。
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