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最毒,婦人心(1 / 2)

這一夜,明月朗照,白潤的光澤仿佛在天幕上鋪展開一層薄紗,將星辰抹去了。

月亮孤獨地照著大地。大地上,玄宗豹城內的宮室裏,紅燈紅燭映得夜色更加孤獨。

一扇孤獨的窗敞開著。窗內,上官婉兒正對鏡梳妝。

那鏡中的人,已不是上官婉兒從前的容貌。

那是一個更加妖冶而迷人的麵容,它屬於楊玉環——上官婉兒已在心裏深刻地記得她的這個新名字,就好像與生俱來的這個名字(上官婉兒)一樣,深入骨髓,絕不會出現紕漏。

楊玉環默默地看著鏡中的自己,那樣熟悉而又那樣陌生。她身後的兩個宮女正在為她梳妝,原本這個時候應該說一些祝福的暖心話,但見她這樣沉默不語,宮女卻也不敢多言了。

這玄宗,就好像皇宮,一派皇家的富麗堂皇,也暗藏著皇家特有的鬼氣森然。

當梳妝完畢,為楊玉環穿戴上鳳冠霞帔,那個年長一些的宮女終於鼓足勇氣開了口:“娘娘,今日是您的大喜之日,待會見到了陛下,可是要高興一點啊!”

她言外之意,李開元是個喜怒無常的人,別看這樣迷戀楊玉環,但若是將他惹惱了,恐怕他也會翻臉不認人呢!

楊玉環在心裏忽然萌生了一股感激的情愫,或許是這孤獨的氛圍讓她感覺到自己宛如飄萍落葉,無所生根,因而對這樣的善言勸說,也生出了從前絕不會有的好感吧。

“好的。我會的。”她輕柔地說道。而這語氣竟令那個宮女受寵若驚,臉色就如化開的春水,也愈漸動人起來。

“你叫什麼名字?”楊玉環問。

“回娘娘,我叫阿蠻!”這侍女恭謹地回答,但心裏已經雀躍起來了,她覺得自己真是三生有幸,能夠侍候這樣一個溫柔善良的新嬪妃。跟著這樣的人,自然會少挨責罵和毒打。她更希望主子可以從眾嬪妃中脫穎而出,被宗主李開元敕封為後,這樣她也可以跟著主子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阿蠻?阿蠻?很有趣的名字啊!”楊玉環呢喃似的念叨著,目光卻越過阿蠻的肩膀,望向了窗外。

窗外,夜色冷得好像潮水,讓人不寒而栗。

“是時候了。”楊玉環又落寞地說道,“他們來了!”

她指的是抬轎子的人——窗外蜿蜒幽深的小路上,一隊身穿紅衣的大漢抬著一頂十六抬的大轎,正忽悠忽悠地向這邊走來。

沒有鼓樂——宮內的要求便是靜。極度的寧靜。

李開元這個人,他的喜樂就如同他的性格一樣陰翳,即便是安靜地坐在那裏,他都會給人一種獵豹在捕食前蓄勢待發的感覺。他喜歡安靜,一切嘈雜都會讓他暴怒起來,而他暴怒的後果則是不堪設想的。

因此,這宮內除了特殊的場合以外,永遠都要保持極度的寧靜。於是,這些大漢雖然健步如飛,腳下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他們就好像一朵飄忽不定的紅雲,穿過夜的霓裳,飄飄然地來到了楊玉環所居的“芙蓉閣”門前。

阿蠻為楊玉環整理好最後的儀容,便攙扶著身披鳳冠霞帔的楊玉環款款走出了宮閣,扶著楊玉環上了轎子,自己則跟在轎子旁,與那些大漢一起,又是飛快又是小心翼翼地往即將舉行大典的正陽宮行去。

楊玉環輕輕掀開轎簾,但見簾外景物如流光幻影般從眼前掠過,但她卻將這些景物的大致錯落乃至細節都記在了心裏——她並非心中惆悵才憑窗望景,她沒有這樣的時間,她要盡快地熟悉玄宗的一切,甚至內宮中的每道門有幾人把手、每條路如何蜿蜒,她要將這些都告訴李貞觀,她期待著李貞觀早日取得勝利,實現他的宏圖偉願。

這好似一團紅雲的轎子,飛快地被抬到了正陽宮。此時,正陽宮內已是高朋滿座,宮門外的偌大廣場上,更是簇擁這玄宗數千將士,他們或站或坐,有的是人類的模樣,有的則是獸頭人身,從骨子裏透出一股野蠻的氣息。這絕對是一個充斥著各種妖怪的庭園,而且大部分並不是那麼容易馴服的。不過此時此刻,不論是哪一種妖怪,都舉目凝神,遠遠地端瞧著這場盛大的典禮。

此時的宮門內映照著一片紅光,楊玉環遠遠地就瞧見那紅光並非燭火的光芒,而是由一盞懸浮在宮殿穹頂中央的奇怪的紅燈中散發出來。若是劇目細瞧,那紅光並不旺盛,隻不過氤氳在燈籠周圍寸許之處,就好像紅狐狸的短促毛發,在微風中輕輕拂動。

但令人感到詭異的是,這短促的光芒竟讓偌大的可容納五百人的大殿燈火通明,宛若白晝。而在大殿的每一處角落,紅色的光芒都同樣的濃鬱。若是要以蠟燭托出這樣的明亮程度,恐怕至少都需要三千根。

楊玉環心中不禁有些狐疑——這紅燈籠是何寶物?其功能怕不應隻是照明這麼簡單吧……

她心中正在揣測,並決定盡量收集李開元的法寶信息時,身材高挑而勻稱的李開元,已經在眾多玄宗高層妖怪的簇擁下,從正陽宮內走出來,向這座十六抬大轎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