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雖然實習能夠增加大學生們的工作經驗,但別忘了,將來你一旦選擇了某個職業,一般大致的職業生涯方向就確定了。如果在此之前,你還不清楚未來的方向是什麼,即使你看似提前跑出了 100米遠,其實也是無用功。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首先,規劃始於實習前。一個人的時間、精力、能量畢竟有限,要想使自己在正式步入職場後的選擇無怨無悔,在實習前,就應該開始職業生涯管理與規劃,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以及自身條件、價值觀和需要來試著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作出規劃和設計。在現代社會裏,職業規劃不僅對個人的就業有指導作用,更能帶來好的職業發展機會,讓我們不至於在一條不通的路上帶著滿心抱負躊躇不得誌。可想而知,如果沒有規劃,我們就會不小心變成第二個莫言,實習了幾年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工作環境和狀態?就算你的能力和眼光一樣高,公司也不知該如何滿足你的要求。
其次,實習不同於加入正式組織。其實,實習和工作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新人們,要注意區別對待。很多人和莫言一樣,為了爭分奪秒邁入職場,總是“快馬加鞭未下鞍”,積累了各種各樣的工作經驗,以為隻要有了經驗,以後什麼樣的公司都會收留自己。但殊不知,毫無規劃意識的你無形中就輸給了時間。一個人的職業經驗再好,如果沒有精心的設計、不進入特定的組織,將來就沒有職業位置,職業生涯也就無從談起。正式的組織,也就是你所麵試的各大公司和你曾經實習的公司對我們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實習的公司通常隻是安排給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你所積累的也是基本工作經驗。但一旦邁入了職場,步入正式的公司,有了特定的職位,你的每一項微小的工作都將是一種挑戰。所以,我們並不能完全以實習經驗的多少來定奪你今後職場中的角色。其實,這是當前國內很多大學生的現狀,也是他們的認識誤區之一。
1.
注重經驗是好事,實習也是好事,但這並不能成為你今後步入職場的“殺手鐧”。所以,實習前,仍需謹慎規劃。
2.
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強調對員工進行規劃和提供機會,讓員工不僅能夠形成較為現實的職業目標,不要拒絕給你機會的公司。
3.
傳統麵試的作用主要在於為公司的空缺崗位找到合適的人選,但是,現在這樣的角色已經不夠,他們更注重你的想法以及你對於未來的工作是否有一個合理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