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帝日:“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僉日:“益哉!”帝日:“俞。谘!益,汝作朕虞④。”益拜稽首,讓於朱、虎、熊、羆。帝日:“俞,往哉!汝諧。”
帝曰:“谘,四嶽!有能典朕三禮?”⑤僉曰:“伯夷!”帝曰:“俞。谘!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⑥,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讓於夔、龍。帝曰:“俞,往,欽哉!”
帝日:“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⑦
帝日:“龍!朕裏讒說殄行⑧,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帝曰:“谘!汝(二)
三:⑨十有二人,欽哉!惟時亮天功!”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成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徵,庸(三)
二:十⑩,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
今注:
④“益,汝作朕虞”,意思是舜宣布對益的任命:“益,你做我的掌管山澤的部門主任吧。”《史記》:“於是以益為朕虞。”這樣“朕虞”連言,如果不是出於大舜之口,就容易讓人誤認為“朕”作為領格代詞的功能被取消了。史公述事,也許語急而連言如此。
⑤前文“修五禮”句,裴駟《集解》引馬融注:“吉凶賓軍嘉也。”這裏“有能典朕三禮”句,《集解》引馬融注:“三禮,天神、地祗、人鬼之禮也。”又引鄭注:“天事地事人事之禮。”方孝嶽先生說:“馬融謂天神地祗人鬼之禮,以為此時無吉凶軍賓嘉之五禮也。”如果依方氏這個說法,那就意味著這個“三禮”與前文“五禮”大有區別了。按:就馬注而言,三禮為天神地祗人鬼之禮,如《堯典》孔疏所說,“三者並為吉禮”,那麼,吉禮隻是前文說的“五禮”之一,“三禮”與“五禮”實大有區別。然而《堯典》原文隻說“三禮”,並未明說為天神地祗人鬼之禮,鄭注說是“天事地事人事之禮”,其言“三禮”含義應與馬注有區別。就鄭注而言,就《堯典》原文而言,應如《堯典》孔疏所說:“言三足以包五,故舉三以言之。”因為無論什麼禮,都是為處理天地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的關係,為處理天事地事人事而設的。
⑥遍考先秦典籍,凡“夙夜惟某”一類語句,無不含有恭敬謹慎勤勞的意思。《詩》《書》《禮》與《春秋》內外傳中,其例至夥。
⑦“夔日”及其下凡十二字,蔡沈《書集傳》引蘇氏日:“此《益稷》之文,簡編脫誤,複見於此。”方孝嶽先生《尚書今語》的說法剛好相反。今按:《尚書》中複見之語不少,是不是簡編脫誤,要具體分析,未可遽定。為慎重起見,今並存之。
⑧《說文》:“堲,古文垐。從士即。《虞書》日:‘龍,朕堲讒說殄行。’堲,疾惡也。”段注:“虞當作唐。”“《唐書》叚堲為疾也。”《史記》作“朕畏忌讒說殄偽”。畏忌與疾惡意思略相近。這裏還是解釋作“疾惡”為佳。楊遇夫先生《書舜典朕堲讒說殄行解》一文(收入《積微居小學述林》卷六)說“殄當讀為診”,依《說文》訓診為貪,“蓋讒說為言語中之最惡者,貪行為行為中之最惡者,故舜同疾之也”。這個說法勝於舊注,當從之。
⑨此二當作三,王氏《經義述聞》已言之。
⑩據《史記·五帝本紀》所說推算,這後麵的“三十”當作二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