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白:“古惑仔”的混世法則(2)(2 / 3)

瞧瞧,李白說的多清楚啊!當年的一幫兄弟夥,有人做了江陽的縣令,李白去找他的時候,為了攀附交情,就說起了以前混社會時的事情。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我們一幫古惑仔閑來無事,便在京城鬥雞,為了擴大影響,我們哥幾個還成立了幫會,結果因為得罪了當地的厲害幫派,他們就叫上一大幫兄弟來收拾我們。幸好兄弟你為我殺開一條血路,並叫來了當地“派出所的幹警”,解決了長安北門之圍。

從這段話看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買李白的賬,還是有人要“動”李白的。好在李白平時曾資助不少人,他兄弟多,這才幸免於難。另外,這李白也太能攀附交情了,他這樣盛讚做江陽縣令的哥們,是人都得心花怒放啊!瞧,自己當年是多麼的神勇,曾救大唐第一才子於危難之中。

現在,我們說李白是一個古惑仔,並不是無稽之談。李白就是一個有武功、講義氣、有心計、有奇才、愛資助人的另類古惑仔。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名氣不大都不行。

4.

其實,李白並不是古代的第一個古惑仔,在漢朝也有一位古惑仔,隻不過這個古惑仔不會武功,但他依然順風順水,名氣暴漲。這個人就是東方朔。那麼,李白受了東方朔的影響嗎?應該是受了的。我們先來看李白年輕時候,他是怎樣擴大自己的知名度呢?

李白曾把自己比作大鵬鳥。有詩為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當時,李白曾去找李邕,李邕這人不簡單,不但是書法家,而且曾任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職,人稱李北海。你看李白是怎麼說的,我就是那隻大鵬鳥,我可以“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這樣誇大的說,人家肯定不信啊!所以,李白在先聲奪人後,他又說,就算我“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厲害不,我停下來,也能翻雲覆雨。你還別不信,“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你李邕李大人也是這樣的。所以,我還是要勸你兩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人家孔子都說後生可畏,你可不要看不起年輕人啊!怎麼樣,這可不是我驕傲自大,我們的先輩孔子都說過後生可畏,我隻是重申他的意思罷了。這是不是跟東方朔當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東方朔也多次幹這種事,討了便宜還賣乖。但李白年輕的時候又是如何遊走於達官貴人之間的呢?他又有什麼混世法則可施展?在李白離開四川之後,他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無論走到哪個地方,他都要去結交當地的掌舵人,把地皮踩熟。可是,問題出來了,人家也不一定買你李白的賬啊!俗話說“人不求人一般大”,少了你李白又能怎樣?

李白有他的招,你不請我,我自來,你要請我,我當然來。總之,既然來了,我不會做虧本買賣。其實,一直有個疑問,按理說四川可是閬苑寶地,名山名水,人文環境也很好,李白為什麼要離開呢?他在四川是完全可以寫出很多名篇的。現在看來,估計李白是在四川混不下去了,四川那些當官的不買他的賬,李白是迫於無奈才離開四川的。但是,如果就這樣走了,豈不丟人?於是李白弄了個《蜀道難》的詩,在這首詩裏,李白說“噫籲兮!危乎高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哎呀呀,這個蜀道是多麼危險,多麼高峻偉岸啊!李白一開頭就用了一個“哎呀呀!”頗有喜劇效果。我李白離開四川,不是因為我在這裏混不下去了,隻是因為這個蜀道太難攀了,簡直比上青天還難。

李白從長江三峽出來,沿途還不忘寫詩,足見他的詩人本色與良好心態。經過一路奔波,到了湖北安陸一代。湖北是個好地方,在那裏有不少文化名流。比如,孟浩然、韓朝宗。在這裏主要說一下韓朝宗。韓朝宗,又稱韓荊州,他的父親韓思複官至吏部侍郎。當時流傳這樣一句話:“生不用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這位在湖北,乃至全國都響當當的人物,李白自然是要去攀附拜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韓荊州的推薦。

我們且看李白是如何操作的。由於韓朝宗這個人特別牛,當時有很多人都是通過他的推薦才做了官的。李白自然也希望能得到他的一次垂愛。正好,韓朝宗舉辦了一個酒會,機會來了。李白豈能不去參加,估計是不請自來那種。在韓朝宗敬酒的時候,李白又來東方朔通過海選的那一套模式——吸引眼球——李白第一個站起來跟人家幹杯。這韓朝宗一看是一個“陌生人”,而且還有點乳臭味,心裏頓時烏雲密布,想想我韓朝宗也是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跟你幹杯這豈不笑話?李白很能察顏觀色,知道他麵前這個大人物的心理狀況,於是趕緊道歉,說了一大堆恭維的話,這還不夠,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叫《與韓荊州書》。這篇文章很牛,甚至牛到有一句話傳古至今,就是上麵提到的“生不用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