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履痕 青島的樹(1 / 2)

輯三·履痕 青島的樹

自從逃出熱浪包圍的上海,在海船上噏受海上的清風,便覺精神煥發,渾身充滿了蓬勃的活力。好像一株被毒日暍得半枯的樹,忽然接受了一陣甘霖的潤澤,垂頭喪氣的枝葉又回過氣兒來,從那如洗的碧空裏,招魂似的,招回它失去多時的新鮮綠意,和那一份樹木應有的婆娑弄影的快活心情。

普安輪船因為今天有霧,不敢快開,所以到岸時,比平時遲了兩個鍾頭。康和周君來碼頭接我,他雖來青島已有一周左右,但胃口仍不甚好,還是那麼清臒如鶴。我所病不過是暑,一到清涼世界,病即霍然若失,他則才從真正的病魔爪下掙紮出來,想必還要在這個好地方休息一年半載,才可恢複原來的健康。

近處萬瓦鱗鱗,金碧輝映,遠處紫山擁抱,碧水縈回,青島是個美麗的仙島,也是我國黃海上一座雄關。百餘年前被德國人藉口一件教案強行割據,十餘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行將失敗之際,又被日本人趁機攫作囊中物,現在才歸入我國版圖。隻願這一顆瑩潔的明珠,永久鑲嵌在我們可愛的中華冠冕上,放著萬道光芒,照射著永不揚波的東海,輝映著五千年文明文物的光華!

海中雖汽艇如織,舊式帆船也多得不可勝數。那葉葉布帆,在銀灰色的天空和澄碧的海麵之間,劃下許多剛勁線條,倒也饒有詩情畫意。聽說這都是漁船,青島居民大都靠捕魚為生,無怪漁船如此之眾。完全近代化的青島,居然有這古香古色的點綴,可說是別處很難看見的奇景呢。

青島所給我第一個印象是樹多。到處是樹,密密層層的,漫天蓋地的樹,叫你眼睛裏所見的無非是那蒼翠欲滴的樹色,鼻子裏所聞的無非是那芳醇欲醉的葉香,肌膚所感受的無非是那清涼如水的爽意。從高處一看,整個青島,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綠海,各種建築物則像是那露出水麵的島嶼之屬。我們中國人說綠色可以養目,英國十八世紀也有個文人寫了一篇文章,將這個理由加以科學和神學的解釋,他說道:別的顏色對於我們視神經的刺激或失之過強,或失之過弱,惟有青綠之色最為適宜,造物主便選擇了這個顏色賜給我們,所以我們的世界,青綠成為主要的部分。這道理也許是對的吧。

我常自命是個自然的孩子,我血管裏似流注有原始蠻人的血液,我最愛的自然物是樹木,不是一株兩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過誕生於這現代社會,受了詩書的陶冶,和各種物質文明的薰染,我的蠻性已被過濾得所餘無幾了。因此那充滿毒蛇猛獸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領教;連綿千裏,黑暗不見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區的森林,也思而生畏。我隻歡喜都市或鄉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樹林,像從前歐洲和今日青島所見的,便感滿足。這文化溫床培養出來的脆弱靈魂,說來未免太可憐了。

不過像巴黎的盧森堡,波魯瓦,裏昂的金頭公園,雖萬樹如雲,綠陰成幄,我可不大中意,為的遊人太多,缺乏靜謐之趣。你的心靈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雖置身了無纖塵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馳逐於軟紅十丈的通衢,還有何樂趣之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