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辰時 (5)(2 / 3)

我們不過都是普通的人,會開心會難過,會失望會振奮,會落淚會微笑,能渺小能偉大,能寂寞能熱鬧,能糊塗能思考。隻需記得一切終究會有回報,當我們過了曾經隱忍的年月,但我們在度過更多往事回首時,我才發現,曾經覺得難以啟齒的往事,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成長給予我的,是將一切舉重若輕,而更重要的,是將曾經無法釋懷的那些過往,統統放下。

這樣的一個時節,早晨寒霜降臨,午後天空高深悠遠,遠處的背景是一片橙黃的回憶。若是在這樣的季節裏感受任何,都帶了一點的莫名悲愴,這份情愫源於時節的承轉,瞬間即逝。若是將世事比作四季,那麼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是我們心中的頂點和穀底,但不必對熾熱戀戀不舍,也不必對寒冷滿口抱怨。因為這是輪回,是生命拋物線不同的分點,是規律,是反複。

有一個名字我很喜歡,叫如洗。它賦予我們素淡的麵對,不尚華飾,質素如洗。這份擔當猶如一份空白的信箋,你要寫下什麼,留下什麼,請自便、請隨意,但別忘記。永遠不要忘記自己出發時的精神,也不要忘記曾經這時節當中的每一個自己。

一首歌裏寫得好:別把一切想得都特別的不得了,別以為所有的目光都聚在你身上,別用你的尺子去衡量這世界,這樣你會覺得生活也挺好。

這些艱難,終究還是過去了。

在電台做深夜檔節目,開始重新輕聲朗讀《月棠記》,記住了其中的一句話:人與天地交流靠的是德。有德的人在任何環境之中都可以無畏無懼,不受束縛。

是覺得在對這個時間有一種格外的關注而又隨時分離的時候,才可以有心中為之一頓的感覺嗎?在某一刻,我是未長大的孩童,初夏手中的風箏和耳邊的叮囑,都可以被一起碾碎,撒在末路上。

有時也會真切地明白,這個世間所有的人事,並沒有真假之分,隻有虛實差別。

人若是看清和明白自己的所處之境,就隻能但當它,其他繞開的理由都是借口,唯有迎頭而上才是真正的作為,而那些隱士和歸徒,也是他們在經曆了諸多磨煉之後的頓悟,而並非最初的感化。若是能夠從他們的身上真正參悟到什麼,也不是像他們一樣遠去,而是更加淡然麵對你的世界。

如此來說,即使心裏有一種畏懼,對這不公乏味的、對這寂寥落寞的、對著黑暗恐怖的、對這並非理想但足夠現實的世界,也要承擔著它,回到自己原本的路上。

有清淡對待一切但足夠的擔當,那等同於一種自我的救贖和克製。世界空曠,你在底處。

晚上和朋友聊天,說雜誌,他突然感歎:“有時覺得,在工作之餘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福的,工作讓人麻木。”當一個人逐漸明白一些事理的時候,並且不再對之癡迷,他就會逐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又或者當你完全退出這片水域的時候,才應該會突然發現,生存,才是唯一的真理。

也隻有夜晚降臨到這個城市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擺脫這世界給予的幻覺,沉醉在真實的世界中。而我們又是如此地盲目和麻木,一直以為自己清醒,可沒想到,在我們沉睡的時候,才是清醒之時。在踏入這片水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曉,這個世界,我們並不自知。

遺忘和記得永遠是彼此對立彼此依靠的兩麵,也是送給你們最好的禮物。當我離去的時候,你們是選擇遺忘還是選擇記得都是給我最好的支持和關注。而支持,對我而言,永遠都不是最好的歸宿。我想要的歸宿,僅僅是一個家而已。

愛,就是這個歸宿,也是唯一能夠拯救這片水域之上的我們唯一的擺渡。

要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存在著,他們有可能會於你邂逅,也有可能會和別人重新開始。也僅僅是因為他們心中有著自己選擇的方向,一如他們習慣運用的處理方式或手段。也應該明白,這樣的人,看待別人的東西也善於運用這樣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給別人的東西加上概念。不能夠說這些人錯誤或者愚蠢,隻是說在某些時候,有點自以為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