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區域化發展
電子商務的區域化趨勢是就中國獨特的國情條件而言的。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社會群體在收入、觀念、文化水平等方麵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國總體仍然是一個人均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而且城鄉經濟的不平衡性、東西部經濟發展的階梯性、地區收入結構的層次性都十分明顯。目前上網人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上網人口仍將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為主。而B2C電子商務模式的區域性特征非常明顯。以B2C模式為主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規劃、配送體係建設、市場推廣等方麵都必須充分考慮這一現實,采取有重點的區域化戰略,才能最有效地擴大網上營銷的規模和效益。
總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要順利開展電子商務活動,還存在許多障礙。國家信息化的加強,企業信息化的提高,將會逐步縮短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應該說,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困難還不少,但前景非常光明。
47.特許經營的概念
特許經營是指特許經營權擁有者以合同約定的形式,允許被特許經營者有償使用其名稱、商標、專有技術、產品及運作管理經驗等從事經營活動的商業經營模式。
特許經營最早起源於美國,1851年Singer縫紉機公司為了推展其縫紉機業務,開始授予縫紉機的經銷權,在美國各地設置加盟店。Singer公司撰寫了第一份標準的特許經營合同書,這在業界被公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商業特許經營起源。
48.特許經營的3S原則
3S原則是特許經營經典的基本原則,特許經營的本質是工業產權或知識產權的轉讓,而3S原則的執行正是使這種轉讓使雙方都能獲取最大效用的手段。
標準化是為了利於特許經營模式的複製、利於特許經營體係的管理和控製或保持整個特許經營體係的一致性,這是特許經營的優勢和競爭力之一,其意思就是指特許人對其業務運作的各個方麵,包括流程、步驟、外在形象等硬軟件方麵,經過長期摸索或謹慎設計之後而提煉出的能夠隨著特許經營網絡的鋪展而適應各個地區加盟店的一套全體係統一的模式。
所謂專業化,其實就是特許經營體係各基本組成部分的總體分工問題。因為分工的高效,特許經營網絡為了保障這個可能很龐大體係的良性運轉,必須把不同的職能交由不同的部分來完成,然後各個部分有機協調、合作,這樣才能使特許經營體係成為一個具有自我發展和良好適應外部環境能力的有機整體。
指作業流程簡單化、作業崗位活動簡單化,由此可以使員工節約精力,提高工作效益,以最小的時間和體力支出獲得最大的效益。在管理實踐中,特許人一般都會對作業流程和崗位工作中的每一細節作深入的研究,並通過手冊歸納出來。著名的麥當勞手冊中甚至詳細規定了奶昔員應該怎樣拿杯子、開機、灌裝奶昔直到售出的所有程序。使其所有的員工都能依照手冊規定操作,即使新手也可以依照最有章法的工作程序,迅速解決操作問題。
49.特許經營的類別
一般說來,特許經營可分為兩種類型:商品商標型特許經營和經營模式特許經營。
商品商標型特許經營
在這種形式的特許經營中,特許人通常是一個製造商,為其品牌化的產品尋求銷路,或者是一個產品部件生產商,尋求最終產品組裝商,並把品牌化的產品分銷給零售商。在這種合同中,特許人可能提供某種形式的廣告、管理協助和培訓,但受許人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分銷商經營業務。此種形式的特許經營即特許人授權受許人對特定產品或商標進行商業開發的權利,作為回報受許人需定期限向特許人支付費用。特許人仍保留對商標的所有權,而且與該商標相連的商譽的任何增加都主要由特許人完成。
商品商標型的特許經營已經有很長的曆史,因此也被稱作“第一代特許經營”。商品商標型特許經營中,比較著名的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飲料生產商,福特汽車公司等汽車製造商以及大石油公司等。
經營模式特許經營
第一代特許經營毫無疑問是分銷產品的重要手段,但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特許經營指的是經營模式特許經營或第二代特許經營。
經營模式的特許經營可分為三種類型:
工作型特許經營隻需受許人投入很少的資金,通常可在受許人的家中開展業務。工作的意思是受許人實際上為自己買了一份工作。隻需一個人手的業務,如家務服務等,並不需要一個營業場所。
業務型的特許經營需要相對較大的投資,用於采購商品、設備和購買或租賃營業場所。因其經營規模 比工作型的特許經營大許多,因此受許人需要雇傭一些員工以便進行有效的經營。這種類型的業務範圍相對較廣,包括衝印照片、會計服務、洗衣店以及快餐外賣等。
投資型的特許經營需要的資金數額更高。投資型受許人首要關心的是獲得投資回報,而不是為自己找到一份工作。旅店業可作為投資型特許經營的典型。許多快餐店也可被認為是投資型特許經營,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建一個快餐店的費用也相當高。
50.特許經營的誤區
特許經營正被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所看好,但也有一些不法機構以特許經營為幌子,變相推銷產品,甚至非法圈錢,令特許經營市場麵臨“奶酪”與“陷阱”並存的尷尬局麵。那麼,創業者涉足特許加盟領域,要規避哪些誤區呢?
誤區1:任何人都適合
許多人認為,特許經營對創業者學曆、智商的要求不高,任何人都適合。基於這種膚淺的認識,一些創業者在加盟前缺乏對自身性格、能力的冷靜分析,加盟後因管理能力、營銷能力的不足而遭遇各種困難。
特許經營雖然對創業者學曆、智商的要求不高,但對創業者的性格、能力、經曆則有一定的要求。例如,需要理智型性格、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營銷能力等。加盟前最好先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是否具有創業的潛質、是否善於與人合作、是否對特許經營有足夠的認識等,這方麵的工作做得越充分,創業風險就越低。
誤區2:任何領域都適合
特許經營讓不少創業者嚐到了甜頭,同時也讓一些人產生了錯覺,以為隻要有特許商的支持,任何領域都可涉足。因此,看著別人生意紅火,便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
市場無限,經營有限。雖然,如今各行各業都有加盟項目,但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市場特點、經營方式等。如果創業者對打算加盟領域的市場空間、營銷方式等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成熟加盟品牌的市場號召力,才能如魚得水,而且,上當受騙的幾率也相對較低。因此,創業者選擇加盟項目時,要有“門當戶對”的觀念,盡可能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和領域。
誤區3:進入門檻較低
如今,各類特許經營廣告吹得花好桃好,例如,“5000元加盟供水站”,“2萬元開家飲食店”等,甚至還有“零費用加盟”的誇大宣傳。在這些廣告攻勢之下,一些人便以為特許經營市場進入門檻較低,無需太多的資金投入,就能過把老板癮。
特許經營雖是創業捷徑,但門檻並非如想象中那麼低。首先,需要一定的資金成本。其次,很多知名品牌還設置了資質門檻,對加盟者進行嚴格的考察,內容包括經營能力、資金實力、信譽評價等。那些無需多少加盟費,技術又容易掌握的加盟項目,其投資成功率幾乎為零,甚至還有陷阱的嫌疑。
誤區4:什麼都是現成的
很多人在選擇加盟前對未來充滿幻想,認為特許經營是一種“複製成功”的商業模式,特許商已準備好了一切,有成熟的市場和充足的貨源,自己要做的就是直接“拷貝財富”。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雖然,很多特許經營品牌的商業模式是現成的,但經驗仍需創業者自己摸索。特別對於多數缺乏行業經營經驗及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加盟者,更要認真學習與妥善經營,最好事先參加一些專業培訓,係統學習特許經營的理論知識及法律文件,提高管理和經營能力。如果一味依靠加盟總部這個“靠山”,而忽略了自身的發展,將很難打開市常
誤區5:包賺不賠的買賣
通過特許經營,加盟者繼承特許商成熟的經營模式,享受集中采購、集中宣傳、專業指導等服務,甚至還可獲得特許商或銀行的財政幫助,這無疑有助於提高創業成功率。但有些盟主趁機誇大其詞,打出“穩賺不賠”、“零風險”的誘人廣告,一些經驗不足的創業者很容易上鉤。
特許經營隻是“借雞生蛋”,無法保證“包賺不賠”。我國的特許經營營業起步不久,市場尚未成熟,魚龍混雜現象較為突出,在這種現狀之下,特許經營更談不上“包賺不賠”。因此,創業者要理性對待,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和心理承受能力。
誤區6:誰的店誰說了算
有不少人認為,既然已是一店之主,如何經營當然是自己說了算,因此,在經營中不理會特許商的理念,不接受總部的統籌管理,而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甚至誇大產品效果,擅自擬定收費標準,“改良”產品等。
簡單的經營模式和統一的品牌概念,是特許經營的優勢。如果加盟者擅自“錦上添花”,不僅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而且還可能破壞了原有的品牌形象。因此,加盟者要珍惜特許經營的品牌優勢,在經營中要注意“拷貝不走樣”,而且要加強與特許商的溝通,在理念上達成默契,在企業文化上達成共識,才能雙贏。
誤區7:數字說明一切
有些“精明”的加盟者十分注重投資回報率,但同時又往往會被表麵數字所迷惑,忘了去冷靜分析這些數字的真實性。一些別有用心的商家抓住加盟者的這種心理,以“半年收回投資”、“百分之百的回報率”等水分廣告,招攬加盟者;甚至設下圈錢陷阱,等加盟者發覺,為時已晚。
與傳統經營項目一樣,加盟項目也有一個投資回收過程,一般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收益率也不可能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因此,對於“速成型”的特許商,創業者千萬要小心,謹防一些“皮包公司”,一無所有卻大玩數字遊戲,唬人加盟,騙取加盟費。
誤區8:熱門領域是金礦
如今,在特許經營領域,紮堆兒經營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一些熱門領域,如便利店、快餐店、美容店等。許多人紛紛加盟,看中的就是熱門領域的金礦效應,覺得市場成熟,人氣旺盛,再加上特許經營的品牌優勢,可以快速爬上“金字塔”。
熱門領域的確市場成熟,客源基礎優良,但同時競爭也相當激烈,市場空間已十分有限。因此,選擇熱門領域,並不代表就可高枕無憂,坐收漁人之利。相比之下,有些冷門領域由於處於發展階段,潛在需求較大,競爭和緩,反而具有投資價值和贏利空間。對創業者來說,選擇項目時不能盲目追捧熱點,而應理性分析打算涉足領域的市場現狀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