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與於此。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誌;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十一,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誌,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與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製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鹹用之,謂之神。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②□②者,莫大乎蓍龜。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執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係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十二,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係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乾坤其易之□③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係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目前就上傳在這,後期是根據本文的情節來上傳各種解釋的經文部分。發這個也不是充水,主要是讓讀者多多了解本書的一些八卦術語,大家可不閱讀,但小書希望各位盡量去品讀,因為畢竟從中能吸收一點周易的哲學道理。還望各位不要對此反感,說小書複製這些單純的為了充字數,一心隻為經迷們著想,在精神上支持我,小書就並無他求了。歡迎期待第二章的更新。)
第二卷 蘭州寶殿 引子
更新時間:2011-7-12 16:05:33 本章字數:522
蘭州,我曆代祖宗彌留的故鄉,它卻因此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一個既清晰又模糊的印象。經過之前得到的玄鐵,完結了冰晶森林六十年前的故事。諸葛麻子替我們打製出了寶坻羅盤,卻沒有想到,寶坻羅盤還需要完成最後一道工程,就是需要‘極焰與極陰之氣’,極焰之氣諸葛麻子表示能夠辦到,但是極陰之氣卻要我們再次自己去尋找,他給了我們一點指示,在鳳凰山上存在著一種蛤蟆,這種蛤蟆被叫做‘冰蛤蟆’,其自身冷溫達到零下一百度,隻要抓夠十隻,便能完成極陰之氣。麻子對我們說不要抱以太大的希望,因為這隻是一個傳說,但寶坻羅盤打造而出,我們不得不試,潛進了鳳凰山,尋找冰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