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豆豆不是我的家人麼?你可能會說我們在J市的家人更多。但我現在已經嫁了人,對我來說,你和豆豆才是最重要的家人。而且,陪伴是一件互相的事,你不要總覺得是我和豆豆千裏迢迢過來陪你。應該換個角度想想,我們搬來這裏,也是希望獲得你的陪伴。”顧思恬同學的口才確實非同一般,再配上一本正經的語氣,說出來的話也格外有說服力。

而且,她還有一個得力的小助手,“嗯嗯,豆豆也希望。”雖然小豆豆隻能隨口附和,但這樣的附和無疑也會給沈延修帶來更多的壓力。

沈延修的心緒已經開始搖擺不定,但他還是會把利害關係跟她們說清楚,“可是,你們明明知道,我不可能和爸爸媽媽和嶽父嶽母一樣,隻要想見,就能見到。雖然住在一起,我還是不能保證每天都能跟你見麵。更不能保證在你們需要我的時候能第一時間出現,即便這樣,你們也覺得沒關係?”

“就算一個星期之內見一次,也好過動不動就要等上半年才能見上一麵。而且,我相信這樣的生活隻是暫時。總有一天我們會一起回去,和J市的一大家子團聚。”沈延修擔心的事顧思恬早就考慮過,她也是權衡過利弊之後才提出的建議。

她心裏早就算好了帳,如果兩地分居,他們一年最多隻能見兩次麵,一次大概十天,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一個月。但如果是搬來這裏和他一起生活,至少可以一周見一次,一年算下來就是五十天。

這麼一算,該做什麼選擇,不就一目了然了?

“這事我們說了不算,得回去跟爸媽和嶽父嶽母商量之後再做決定。”沈延修會這麼說,基本上已經妥協了一大半。但,他並不覺得幾位長輩也會讚同這個大膽的建議。特別是嶽父嶽母,寶貝了二十幾年的女兒要離開他們去那麼遠的地方,他們舍得嗎?

“當然要得到爸爸媽媽的同意才行,不過,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讚成我們的決定。”長輩的意見顧思恬一點也不擔心,兩邊的家長都經曆過兩地分居的生活,理應比平常人更能體會她的感受,自然沒理由不支持她的決定。

“還沒發生的事,不要說得這麼絕對。有些事不能太想當然,要懂得換位思考。你想想,將來小豆豆長大了,如果她要離開我們嫁到很遠的地方去,你一定也會舍不得。”才三歲半的小豆豆就在旁邊坐著呢,當著她的麵說這些話好嗎?

“隻是暫時,又不是不回來,有什麼關係?”畢竟是假設的事,還沒有真正發生,顧思恬還是能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態。

034:期盼真正的團聚

隻是,夫妻倆都沒想到,小豆豆坐在旁邊聽得可認真了,聽到爸爸媽媽提到自己的名字,小丫頭當然不會隻是聽聽作罷,“爸爸媽媽放心啦,豆豆不會離開你們的,就算長到和媽媽一樣高也不會。”呃,不應該是長到跟媽媽一樣大麼,怎麼無端端用上了‘高’這個字?

嗬嗬,以小孩子的思維邏輯,長高就是長大,兩者是可以劃等號的。而且,他們會覺得用高形容更直接。

顧思恬被小豆豆的古怪思維逗得大笑不止,捧著她粉嫩嫩的小臉蛋甜甜地親了又親,“傻丫頭,媽媽小時候也是這麼想的。可真的長大之後,有些事就和小時候想的不一樣了。”

“有什麼不一樣呢?”以一個三歲半小孩子的思維,暫時還想不通這麼複雜的事。

“這麼說吧,等你長大,遇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人、有了自己的孩子,最喜歡的人就不是自己的爸爸媽媽,而是他們,懂嗎?”反正已經開了頭,不給小豆豆一個說法她恐怕不會就此罷休,顧思恬隻能試著給她灌輸一些相對成熟一些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