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已經說過了,不理朝堂之事。”
“那獨孤家之爭,你意欲如何。”老人看著獨孤雪想從他的眼中看到什麼。
“書上有又曾言過‘上善若水。誰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何如。”
“好....好一個上善若水,那你所喜何物。”
“手中的劍,和一個人。”獨孤雪此時溫柔的笑道。
“那人重要還是劍重要。”老人的話再一次的把獨孤雪帶如前世那時候,雪依然飄,血卻是和紅衣混為了一體,然那時候的自己卻是徹底失去了一切。
“自然是人,持劍不就為了人嗎?”
“大善.......汝當為人師。”
“錯了,學為盡,何以為師。”一老一小隨後哈哈一笑。
“你這樣說,我就和你談談劍,你覺得劍何物。”老人眼中閃爍著名為狡黠的神采。看著老人的樣子,荊正等人不由得歎了口氣,他們心中想到:“多少年了,老師沒有這樣子過。”也許連老人都忘記了,自己到底有多少年沒有這樣子較過勁了。
“劍這裏。”獨孤雪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說道。
“好.....好一個隨心,隨心才不會後悔,隨心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手中的那把劍。”老人讚道,緊接著又問道:“那劍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您覺得是什麼。”這種感覺獨孤雪很是享受,仿佛又是回到,當初自己和師傅古陵一問一答的情況,隻是如今為止調換了過來,人也換了一個人。
“老夫呆在這院裏,觀看這千年來的劍者興衰,曾看過,有個稱為最接近劍聖的劍帝所寫,他說當天下萬物皆可為劍時,那就是劍者的最高境界,但老夫查閱數十年,最後找到一卷古卷,那卷卻是世上唯一一名劍聖所寫,他言劍的最高境界是劍心通明,似乎他們所說的都有道理,故一直老夫心存疑惑,他們誰說的才是劍道的最高境界。”
“您著迷了,其實這兩人說的都是沒錯的,隻是所處的境界不同,看待世間的態度也是不同的,雖然那名劍帝達到萬物為劍的境界,但心還是有所惑,惑而不解,故他是劍帝,他的劍道至境是萬物為劍。至於那名劍聖,書中卻是有一句話這樣說道‘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卻是很適合他的境界,劍心通明,心與劍,與天地融合,可以說隻要精神不死,他就不死,當並不是說他的壽命無止境,而是他的劍意,所以他是劍聖,他的劍道至境就是劍心通明。”
獨孤雪的侃侃而談讓老人驚訝,年僅十三歲的稚兒那裏會是如他這般,這些話真的是從這個十三歲少年口中所說出來的嗎?老人疑惑了。
“那你認為什麼是劍的至境。”有疑惑就要解,老人覺得眼前的少年既然可以把當今的劍聖劍帝所說的至境給剖析的這麼清楚,那他一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爺爺,我想問您,您也是一名劍客是吧。”老者點了點頭。
“那好,那小子問您當初你撿起地上的劍,把劍握在手中的目的是什麼,更簡單的來說,當初你練劍的目的是什麼。”輕聲的話語,卻是如平地驚雷般,打開了老人的回憶,一行濁淚卻是有著無盡的悔恨。少年依舊如此,身著的白衣卻是有著一種出塵之意。
“練劍啊!為了什麼,好多年了,自己都忘了,如今想起來,自己練劍的目的也許早就已經迷失了,和自己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