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書上還說了些什麼。”荊正等人也是知道了獨孤雪的態度,現在隻是想從他的口中套到更多的知識而已,畢竟自千年的三大帝國的亂戰,許多珍貴的書籍都毀於戰火,也許獨孤雪所說的那本書就是未毀於戰火的孤本。
“書上還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書中還說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眾人聽著獨孤雪所說的都陷入沉思。看著陷入沉思的眾人,獨孤雪突然意識到了,之前自己覺得這些當世大儒為何會覺得的奇怪,原來是文學的底蘊不夠。
《道德經》可以說是獨孤雪前世的時候是他必讀的一本書,可以說的把這本書給翻爛了,《道德經》那時也是一時的治世之典,天下大部分的人都會隨時看看《道德經》不僅是因為它是道家經典,更因為這本書的智慧讓人欲罷不能。
再說其他的,前世的時候,可以說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而且沒有一個朝代可以超過五百年的,朝代的更替,給時代注入了新鮮的學院,知識不斷地更新,那時的大儒給獨孤雪的感覺是如淵似海的感覺,今世的大儒浩然之氣是夠了,但卻是給人覺得不夠沉穩,就是沉穩之中帶著一絲的浮躁,讓獨孤雪來講的話,就是還不如他自己,這其實就是底蘊的問題。
這個時代,帝國已經樹立千年,華麗的文章、詩詞已經成為了這個帝國的主流,除了歌頌之外,絲絲的批評聲就會被人給扼殺掉,根本就沒有前世的那種文化交融,百家爭鳴的感覺。
“那你呢?”老人笑著說道,他自然知道獨孤雪所說的一番話是什麼意思,但這些話卻是讓人回味無窮,深入研究品嚐,讓人欲罷不能,就說帝國千年來的詩章文賦都比不了這短短的幾句話,帝國的那些詩章文賦給人千篇一律的感覺,同一樣的東西看多了總會讓人吐的,老人也曾想過自己來寫一片與眾不同的,但卻發現自己竟然動不了手,原來千年的時間讓他們失去了創造能力。然獨孤雪所說的這幾句卻是給人帶來新鮮感,更是給老人帶來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幾句話初聽覺得不過平常爾爾,但隨著深入的思慮,卻是覺得這短短的幾句話卻是蘊含著無窮的智慧,這幾句話可以說是直至天理。
這些大儒閉上眼,不時點的一下頭,似有所得的樣子,似而嘴角露出微笑,似而眉頭緊鎖,這些在平常人看起來滑稽,可在獨孤雪的眼裏,這些人真的很可愛,他們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自己,隻是為了知識,為了給世人留下一點點的東西。
可以說,千年來帝國的所給他們的文化就像高強厚壁的話,那獨孤雪的這幾番話就是重錘,一下一下的敲打著這個厚壁,直到他們破碎為止。
獨孤雪哈哈一笑,有點輕狂,有點肆無忌憚,可這有何嚐不是千百人生姿態的一種,也可以稱為人性的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