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而被建造的,是作為覓母機器而被培養的,但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在這個世界上,隻有我們,我們人類,能夠反抗自私的複製基因的暴政。
4、實際上,個體是一架其程序由它自己的自私基因所盲目編製出來的機器。
5、自私的基因是什麼?它不僅僅是DNA的一個單個的有形片斷。正像在原始湯裏的情況一樣,它是DNA的某個具體片斷的全部複製品,這些複製品分布在整個世界上。
《二十世紀的發現》
作者:艾·阿西莫夫(美)
成書時間:1976年
推薦版本: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簡介】
見《我們怎樣發現了——地球是圓的》。
【內容提要】
作者說,在20世紀中,人們生活在一個緊張而匆忙的世界中,而且,這種緊張和匆忙正在與日俱增。如今,人們正在作出遠較此前更多的新發現;而在未來,人們作出的新發現又將比今天更多。
作者認為學會了取火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一項偉大發現,但人們不知道這件事發生的確切時間,也不知道經過多長的時間,這一知識方始傳播開來。然而,對於此後的另一項發現,人們倒確有所知。大約一萬年或一萬一千年前,居住在西南亞的一群男人和女人,首先掌握了種植食用植物的方法。他們發明了耕作,或者說“農業”。靠農耕生產出來的食物,要比隻靠狩獵和采集多得多。不管在哪裏,人們從事耕作,人口就會增加,城市就會興建,文明就會發展。這項非常有用的發現,曆時長達5000年之久,才從西亞傳到西歐。
隨後大約在3500年前,人們懂得了從鐵礦石中冶煉鐵,他們居住在西南亞(非常靠近首創農耕的那個地方)。他們發現用鐵製造的工具和武器,要比當時已有的那些工具和武器好得多。
由於文明的發展和傳播,一個人把他的知識傳授給他人就越來越容易了。人們懂得了怎樣書寫,可以編寫各種用於教學的書籍。他們還能建立學校。所以這一次發明傳播得比較快。
生產的發展導致隨著人口的增多,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思考不同的問題,並試圖作出解答。因此重要的發現開始明顯增多,並且每一種發現的傳播都比過去要加快一些。生活方式不斷變化,人們的生活也開始有點緊張而匆忙了。
但是,直到公元1750年前後,這種情況沒有得到很大的改觀,例如某個人是一個農夫,或是一個鐵匠,或是一個小手工藝者,他就隻能以與他父輩或祖輩一樣的方式工作。他們居住在同一類型的房子裏,吃同一類型的食物,崇奉同一類的信念。也就是說,一個特定的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所能見到的變化很少。
作者強調,在1750年後不久,人們經曆了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工業革命”。蘇格蘭人瓦特(James Watt)設計了一種非常有用的蒸汽發動機。在這樣的蒸汽機中,木頭或煤燃燒的火焰將水燒開,形成蒸汽。蒸汽被保持在一個密閉的容器裏,朝各個方向迸發往外的推力。這種推力蓄積到足以推動一個活塞時,活塞的移動就帶動輪子,輪子的轉動又使機器運轉起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現能夠用煤燃燒的能量、而不是依靠自己或動物收縮肌肉的能量來幹活了。用燃燒的煤來幹活,不僅遠比人的肌肉能做的工作多得多,快得多,而且,它還使越來越多的人從沉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把時間用在思考上。
作者說這場變革的傳播速度十分迅速。在一百年的時間裏,它已經傳播整個西歐,並且傳到了美國。再經過一百年,又使俄國和日本變成了現代化的國家,並繼續傳播到世界上其它大多數地方。
在談到天文學方麵的發現時,作者認為在太陽係以外,人們有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發現。人們發現了“銀河係”,它是銀河中的數億顆恒裏(太陽便是其中之一)構成的一個巨大的集合體,人們將銀河係這樣的大量恒星的集合體稱為星係。而且人們意識到在銀河係之外的遙遠空間,別的星係為數需以百萬計。此外,在20世紀20年代,人們發現遙遠的星係正在遠離我們而去。越遠的星係運動得越快。整個宇宙正在膨脹著。隨著人類在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無限的空間突然以嶄新的麵貌展現在天文學家的眼前。在太陽係中,看來幾乎沒有東西可以與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