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帶異常
中醫上有“十男九消,十女九帶”的說法。白帶是女人的另一位“老朋友”,它能在第一時間提示女性體質的一些變化,也是婦科診病中重要的參考信息。
白帶為人體陰液,與髒腑經絡的功能相關,尤其是與脾腎關聯緊密,因為脾髒是主運化的,腎髒是主蟄藏的,如果脾失健運,腎失封藏,都會導致帶下症。“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而脛酸。”意思是說,白帶分泌增多大多是由陰陽不和引起的,陰陽不和就會出現脾失健運、腎失封藏的情況,繼而造成白帶增多,並伴有腰背酸痛。
白帶異常也可以說成帶下病,帶下病是指帶下的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發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狀的一種病症。婦女的帶下古人分為五色,即:赤、青、黃、白、黑即五色帶。臨床上最常見的為黃、白帶。
帶下病多是由於女性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多見於婦科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女性生殖係統炎症等,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帶下病不僅會對女性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而且還極大地影響著女性的心理健康,影響女性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帶下病主要原因是外感“濕”毒,邪氣乘虛內侵胞宮以致任帶損傷、帶脈失約;或脾濕內停,腎虛氣化失常,肝鬱化火及衝任所致。病位主要在前陰、胞宮。任脈損傷、帶脈失約是本病的核心機製。濕邪侵害人體,引起白帶量增多後,隨著病位髒腑功能的情況向寒或向熱轉化,當脾腎陽氣不足時,濕從寒化則為虛寒濕(脾腎陽虛)型白帶;濕蘊結於肝,肝鬱氣滯日久化熱,則為濕熱(毒)型白帶。病例中患者因肝鬱化熱,肝病傳脾,脾失健運,濕聚不化,肝熱脾濕膠結累及衝任二脈,故而出現上述係列病症。方用加減逍遙散加味,清肝泄熱、健脾除濕。方中柴胡疏肝解鬱,白芍養血柔肝,茯苓、澤瀉、車前子健脾滲濕,黃柏、茵陳、梔子清熱利濕,陳皮、甘草理氣和中,各適其從,使熱邪得解,濕邪得除,即達愈疾之目的。
大家不要以為隻要有白帶就是不健康的象征。其實,健康的女性是應該有一定的白帶,無色、無黏、無異味的白帶都屬於正常情況;如果是在排卵期,也就是月經前後十四天左右,或者是經前期、懷孕期間帶下增多,這是陰液旺盛而溢出的表現,不需要擔心疾病,但要注意是否受孕。中醫認為月經的調節是通過髒腑、經絡、氣血的相互作用來完成。人體以髒腑、經絡為本,氣血為用,氣血是機體的物質基礎,髒腑是生化氣血之源,起著分管血的生成、統攝與運行、調節血和氣的作用。氣是運行血液的原動力,就女性而言,血是月經的物質基礎。如果髒腑功能失常,氣血就受到影響,累及血海功能,則可導致各種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病、黃褐斑、雀斑、容顏早衰。
白帶出現異樣就說明人體某個部位出現了病症,主要是在生殖係統中出現了病症,這時出現白帶異常的女性應當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必要時要去醫院向醫生谘詢。好多人有了婦科病不好意思去看,覺得很沒麵子。這一點需要糾正,千萬不要因為麵子耽誤了病情。當然,在這裏也給大家說一些常識,讓大家對自己的狀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這樣有利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如果白帶呈水樣、量多,色白或是淡黃,沒有味道,並有疲乏、大便偏軟等症狀,這是脾失健運、體內濕重的表現,平時可以多吃些“白果薏仁湯”,用來健脾益氣。如果是水樣白帶,伴有腰膝酸軟、怕冷,這就是陰陽不和、腎陽虛造成的,要以溫補腎陽為主,然後考慮用瑟止帶。如果是白帶量多黏稠,顏色發黃,氣味腐臭難聞,通常需要盡快解毒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