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連載到現在,心中其實一直對各位懷有感激之情。

夏夢裏有很多細節的東西。這些段子在書上讀會很有文學感,但放到電腦上看會覺得頭暈。因此,感謝那些沒有一口氣跳過去,而是認真一字一字讀下來的孩子……你們大概不知道,你們說能夠通過這些文字看到或者感受到這些場景時,我有多受鼓動。

打個比方說,這一章的第一段,是我站在Paddington的地鐵站寫的。前麵幾章的羅蒙湖、湖區等,也都是在蘇格蘭和英格蘭寫的。文中的每一個細節,包括音樂會現場,是我去音樂會記錄的;倫敦的街頭,是我在深夜的出租車上用錄音筆寫下的;裴詩和Andy關於音樂的對白,也都是反複琢磨,自己體會過才寫出來的……

在實地寫下這些劇情是非常費時間的,但確實有意義。

有一次我去內蒙古玩,覺得那邊有一個湖特別漂亮,但那裏實在太冷了,當時隻想拍了照就走,回家對著照片寫。可當時我覺得回家感覺肯定就不一樣了,於是現場把這個畫麵寫出來。果然,回家以後數月,再去看這段話,就在裏麵發現了“苔蘚氣息”與“蚊蟲帶給我的驚嚇感,都被美景驅散了”這樣的描寫。如果是回家寫,這些東西肯定就會忘記,文章的真實度也就沒這麼高了。③思③兔③在③線③閱③讀③

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細節刻畫,或許在部分讀者眼中是“華而不實”的段子,但若認真看下來,就會發現其實都是作者的心血。在親眼看見許多東西的時候,我的腦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幻想與繽紛的語句,因此寫出來的,反而是最真實的未經修飾的東西。

看見一些讀者說夏夢讀起來很平靜,能看到我的用心。這種能把心情傳達給你們的感覺,真的很棒。

寫書這麼多年,我的追求已經從最初的“想要有人看”“想要劇情勁爆而出人意料”變成了“想要得到理解”“想要故事顯得真實而有意義”。所以我才會放自己花大量的時間去觀察,去感受,去琢磨,去記錄。

總而言之,謝謝你們的選擇與信任。這隻會讓我更加用心,更加認真。

☆、第四樂章II

春季之夜溫度總是偏低,街邊路燈高高挑起的燈泡像是懸在空中,散發著魔幻又詭譎氣息。它們照亮了公園護欄上漏出的植物,枝葉的輪廓像是能吸收光芒一樣,被鍍上了圈銀色的鑲邊。在這些路燈與植物的烘托下,護欄外的長街顯得有些暗淡,卻為春夜平添了一絲柔軟。讓人誤以為在光背後的黑影中,依然是無邊無際的幽綠植物。這是春季獨有的氣息,但公園對麵夜店裏瘋狂的年輕人們卻連一秒注意力都不屑給它。

大門口停了很多好車,最顯眼的莫過於白色、大紅、銀灰的三台。裴詩雖然不懂車,但大紅的蘭博基尼還是認得出來,另外兩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