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注意力集中在優點上
一家人有五個兒子,但是五個兒子“各有千秋”:長子質樸,次子聰明,三子目盲,四子駝背,五子跛腳。如果按照常理看,這家人的日子會過得相當困難。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家人的日子卻過得挺順當。有好奇心的人一打聽,才知道那人對五個兒子各有安排。他讓質樸的老大務農,讓聰明的老二經商,老三目盲,正好可以按摩,背駝的老四可以搓繩,跛足的老五便成了守家紡線的好手。這一家人各展其長,各盡其長,日子過得能不順當嗎?
試想,如果這個人僅僅看到幾個兒子的缺陷,他不被愁死才怪呢?但是他轉換了一種思維角度,從揚長避短的角度出發,發現了兒子們具有正常人所不具備的生理優勢。這麼一來,全家無一廢人。
天下沒有完人,也沒有無用之人。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缺點上,則世無可用之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優點上,缺點就不那麼重要了,然後用其所長,則世無不可用之人。
古有明訓:人無完人。看人總要往好處看,對人性才有信心,才敢把事情放心交托給別人。如果總是盯著別人的缺點,看不到他的長處,也許會把一匹千裏馬當成了一匹跛腳驢子。隻有透過缺點看優點,才能找到真正的千裏馬。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一位叫格蘭特的著名將軍,此人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但同時又是一個好酒貪杯的酒徒。但是,林肯看到的隻是他的帥才,而不計較他的缺點,因此大膽地起用了格蘭特。當時林肯對眾多的反對者說,你們說他有愛喝酒的毛病,我還不知道,如果知道我還要送一箱好酒給他喝!格蘭特的上任,決定了戰局的轉折。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優點?什麼是缺點?對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答案,但未必是“正確答案”,其中不少隻是個人偏見。因為好與壞、優點或缺點,並無一定,一旦形成了定見,在處理事務時必然會缺少變通。
就用人來說,目的是為了做大事業,理當從需要出發,從觀念上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有時候,所謂優點或缺點,隻是個性問題。你看見某人一個缺點,在別人眼裏卻是優點。其實這隻是個性偏好所致,並非真的優點或缺點。所以,幹大事的人不執著於好壞長短,在看人時多考慮優點,在用人時多考慮有利無利,所以他們有大膽用人的底氣。
有一位廠長可謂用人高手,他不僅能夠用人所長,還善於將短變長,用人所短。比如安排遇事愛鑽牛角尖者去當質量檢查員,讓處理問題頭腦太呆板者去當考勤員,讓脾氣太強爭強好勝者去當攻堅突擊隊長,讓辦事婆婆媽媽者去抓勞保,讓喜愛聊天能言善辯者去搞公關接待。這樣一來,廠裏一切便都秩序井然,效益時時見好。
在平常人看來,短就是短;在有見識的人看來,短也是長。古語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這種觀人的智慧充滿了辯證法,以此用人,則大才、小才、奇才、怪才、庸才以及不才都能被我所用,那麼,身邊必然是人才濟濟,到處都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