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1 / 1)

春日行

胡震亨曰:鮑照《春日行》詠春遊,太白則擬君王遊樂之辭。

深宮高樓入紫清,[一]金作蛟龍盤繡(一作“繡作”)楹。佳人當窗弄白日。[二]弦將手語彈鳴箏。[三]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四]因出天池泛蓬、瀛,[五]樓船(蕭本作“台”)蹙遝波浪驚。[六]三千雙蛾獻歌笑,撾(張爪切,音發)鍾考鼓宮殿傾,[七]萬姓聚舞歌太平。[八]我無為,人自寧。[九]三十六帝欲相迎,[一○]仙人飄翩下雲軿(音瓶)。[一一]帝不去,留鎬(音浩)京。[一二]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音窈)冥。[一三]小臣拜獻南山壽,[一四]陛下萬古垂鴻名。[一五]

[一]《真誥》:仰眄太霞宮,金閣曜紫清。

[二]何子朗詩:美人弄白日,灼灼當春牖。

[三]弦將手語,謂弦與手相戛而成聲也。《風俗通》:箏,謹案《禮·樂記》,五弦,築身。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隋書》:箏,十三弦,所謂秦聲,蒙恬所作者也。《通典》:傅玄《箏賦》序曰:代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所能關思哉。曹植詩:撫弦彈鳴箏。

[四]《升天行》,古樂府名。《樂府古題要解》:《升天行》,曹植“日月何肯留”,鮑照“家世宅關輔”,皆傷人世不永,俗情險艱,當求神仙翱翔六合之外;其辭蓋出《楚辭·遠遊篇》也。

[五]天池,指禦苑池沼而言。《史記》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嬴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奐之屬。

[六]《西京雜記》:昆明池中有樓船數百艘,上建樓櫓。

[七]《韻會》:撾,擊也。毛萇《詩傳》:考,擊也。

[八]《書·武成》:萬姓悅服。

[九]《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一○]按道書有三十六天上帝。東方八天:太皇黃曾天帝,太明玉完天帝,清明何童天帝,玄胎平育天帝;元明文舉天帝,上明七曜摩夷天帝,虛無玉衡天帝,太極蒙翳天帝。南方八天:赤明和陽天帝,玄明恭華天帝,曜明宗飄天帝,竺落皇笳天帝,虛明靈曜天帝,觀明端靖天帝,元明恭慶天帝,太煥極瑤天帝。西方八天:元裁孔升天帝,太安皇崖天帝,顯定極風天帝,始皇孝芒天帝,太皇翁重浮容天帝,無思江油天帝,上揲阮樂天帝,無極曇誓天帝。北方八天:皓庭霄度天帝,淵通元洞天帝,太文翰寵妙成天帝,太素秀樂禁上天帝,太虛無上常融天帝,太釋玉隆騰勝天帝,龍變梵度天帝,太極平育賈奕天帝。中央四帝:吳天金闕玉皇上帝,先天聖祖長生大帝,上天紫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一一]《真誥》:廬江潛山中,有學道者鄭景世、張重華;以四月十九日北玄老太一迎以雲軿,白日升天。《蒼頡篇》:軿,衣車也。

[一二]《詩·大雅》:宅是鎬京。《元和郡縣誌》:周武王鎬京;在長安縣西北十八裏。自漢武帝穿昆明池於此,鎬京遺址遼淪陷焉。

[一三]《莊子》:黃帝再拜稽首而問曰:“政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曰:“我為汝遠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窅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一四]《詩·大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一五]《獨斷》:陛下者,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兵陳於陛側,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封禪書》:前聖之所以永保鴻名,而常為稱首。呂向注:鴻,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