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1 / 2)

天將落黑時,楊元朝惦記著還有公務在身,準備打道回去。

不料,難得見哥們兒一麵的青海攔住他:"你別走。中午,咱哥倆隻能算小聚,大頭還在後麵呢。為了歡迎你,我已經通知了一些咱倆小時候的發小和老同學,準備晚上一塊在"昆侖飯店"的"三十年代"廳正式給你接風洗塵。你不去顯得外道,也讓人家大家夥覺著你現如今混好了看不起人,那可夠寒人心的。"

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經濟形勢的不斷繁榮,'昆侖飯店''三十年代'廳是幹部子弟雲集之處,就像早年間的"老莫"即莫斯科餐廳一樣,一般進去消費的,基本上是幹部子弟,已經成為一種符號和某一階層的特殊聚會場所。

這一說,楊元朝隻好作罷,心想等聚會完了回賓館也不遲,少睡點兒覺沒啥,隻要不耽誤明天上午開會就行。

可世事難料,沒人想得到,一向順風順水的楊元朝,由於礙於朋友情麵,出席老同學聚會,卻把自己蒸蒸日上的大好前程給毀了,功敗垂成,整個始料不及。

到了聚會時間,當年的老同學們紛紛應約而來,歡聚一堂,開懷暢飲,好不樂嗬,氣氛十分歡愉而熱烈。

然而,就在酒過三巡、菜上五味,楊元朝去洗手間如廁之際,意外的事發生了,他們這桌人和另外一桌人發生了口角,進而由激烈爭執到互相指責,由動胳膊動腿到桌椅、杯盤、瓶子等雜物器皿颼颼亂飛,一時間秩序大亂。

原來,對方也是一夥幹部子弟老同學聚會,雙方之所以群毆,均是出於老感情,因為多少年沒照麵的老朋友,豈有不相互幫襯、同仇敵愾之理?因此,都互不相讓,拔刀相助,不願自己人吃虧。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對方人裏,竟有幾個懷揣利刃,帶匕首、藏刀等凶器的,經過一番短暫的肉搏,形勢很快明朗化,由於對方手上拿有真家夥,青海這一方隻好倚仗著餐桌拚命抵抗,並已有幾人負傷掛彩,弄得胳膊腿腳鮮血淋淋。

楊元朝回到餐廳,見這份混亂失控的場麵,急忙下意識地把手摸向腰間,迅速打開槍套,抽出配發的"六四式"小手槍,打開保險,大聲喝道:"放下凶器,否則我就開槍了!"

場麵過於混亂,加上人已經打瘋了,紅了眼,根本聽不清楊元朝的喊叫,特別是對方那幾個舉著匕首和藏刀的人,已經形成了半月牙形包圍圈,步步向為首的青海逼近,刀尖之近,離青海已經近在毫厘咫尺之間!

楊元朝見喊話沒用,便扣動扳機,隻聽砰地一聲沉悶的槍響,裝潢華美的天花板應聲掉下一塊小木片。

一時間,群毆的人都不禁愣了,停止了打鬥。

可那幾個離青海最近,手拿凶器的人卻仍不肯罷休,依然虎視眈眈地舉著刀子向青海迫近,並且把刀尖兒對準了青海的胸口窩,眼瞅著青海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場嚴重的流血事件甚至人命案子即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