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1 / 1)

時光飛逝,一晃,又是幾個月過去了。

到了5月,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由於一把手正在參加省委常委會,一時不得抽身,便特別委托楊元朝代表他赴京開會。

一時間,敏感的官場風聲驟起,傳言楊元朝將可能再度獲得提升,原因如下:首先,熟悉官場規矩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到北京參加部裏召開的雲集各方諸侯的重要會議,如果一把手因故缺席,必得是二把手或常務廳長替補,因為既然是開一把手參加的會議,就必是研究全麵工作,而楊元朝不過隻是主管刑偵業務的副職,位置明顯靠後;其次,明眼人也都看得清楚,已屆花甲之年的老廳長,在位的時候不多了,由於任職年限規定,如果不能再往高了升,恐怕,再有個一半年光景,就得卸甲歸田,光榮退休了,這是正常走的程序,這即將空缺出來的位置,總得有人接班替補;最後,也是楊元朝最大的優勢所在,即年輕,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改革開放的年代,大膽使用年輕人是中央提倡的,也是曆史的必然和選擇,不僅如此,無論講工作能力還是取得的成績,他楊元朝任副職幾年來證明,正經是塊當領導的料,既熱愛本職工作,又精通公安業務,並且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初露鋒芒,顯示出改革者的強勢姿態。總之,這代替老廳長赴京開會,絕沒那麼簡單,而極可能是一個信號,即將退下來的前任八成已經心裏有數選定了繼任者,也說不一定!

楊元朝本人也意識到,恐怕,這又是欣賞自己的老廳長所布的一盤棋,未雨綢繆,在刻意栽培自己,給自己更多的出頭露臉的機會,尤其在部裏和各省市的同僚麵前,以備接班。為此,不免有點兒頭腦發熱飄飄然,連向來朝夕相處、如影隨形地緊跟自己,時刻負責安全保衛的楊守信也沒帶,就急如星火地北上了。

到北京當天報完到,他連房間都沒來得及看一眼,便按耐不住興奮的心情趕緊約見多時不見的好友青海。

"呦,元朝,你來北京啦?太好了!呆幾天?咱哥倆可得好好嘮扯嘮扯,訴訴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青海聽說楊元朝來了,高興得什麼似的,哏哏直樂。

"大約開一禮拜會。我剛報完到,這不就急著想見你嗎?可見哥們兒夠思念當年的發小,沒忘了咱小時候的老交情。"

"行,夠意思。"

"你現在在哪兒?"

"香山植物園。你趕快來吧,要不要我派車去接你?"

"用不著,我自己去,說話就到。"

發誓一輩子當官兒走仕途的青海,仗著如日中天的老丈人,已經混到了正局級。

適值中午,正趕上飯點,哥倆便臉兒對臉兒坐著,吃白菜豆腐火鍋,外加一壺紹興老酒和一盤水煮毛豆,這是青海特意吩咐準備的,盡管簡單,但要的就是清淡,對胃口即可。

"哥們兒,你行啊,聽說幹得不賴,還有升遷的希望,而且大大的。"青海情緒盎然地說。

"正經!"楊元朝一點兒也不遮掩,接下來概述了此次進京代一把手開會的內情。

青海聽了,愈加高興:"咱哥倆真是一對親兄弟,眼瞅著,你也就要成為正局了,整個舉案齊眉、比翼雙飛!來,幹一杯,以予慶賀。"

兩人對碰,均美滋滋、樂嗬嗬地飲了一杯酒。

"兄弟,我給你介紹一經驗,想不想聽?"青海得意地說。

楊元朝虛心就教:"行啊,盡管言語。在政治上,特別是講到當官兒,你素來比我強,我洗耳聆聽教誨就是了,甘當小學生。"

青海開心地樂了:"元朝,知道嗎,這就是你最大的優點,懂得虛心,凡道理都聽得進去,還有不長足進步的?可見還是咱偉大領袖毛主席說的好,'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真沒錯。"

"罵我?我可一向有自知之明,絲毫不會為表揚和恭維糊塗。"

青海哏哏樂著,接茬兒道:"說正事兒。隨著咱們的事業發展,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需要潤滑的關係也越來越多,因此,要想不貪不腐,廉潔奉公,繼續進步,更上一層樓,就必得有經濟上做保證。"

楊元朝一聽也樂了,真挺慶幸自己簡直太順了,為了給吳小弟的孩子治病,已經先行辦起了餐廳,無意中,居然未雨綢繆地率先走了一步。

當青海聽了他已建議李小嵐、陳童等朋友開餐廳的事後,不禁又驚又喜:"這就算是好心有好報,沒承想,你丫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已經把這個問題提前解決了。高,實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