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機會麵前目光如炬
宋太宗時,朝廷發生了“潘楊之案”。
“潘楊”指的是潘仁美與楊延昭,一個是開國功臣、堂堂國舅;一個是鎮邊大帥、世代忠良。這個案子在當時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誰也不敢去接,生怕一招不慎,輕者革職流放,重者淩遲處死、株連九族。
當時的晉陽縣縣令寇準卻發現這是一個平步青雲的好機會,他認為這個案子如果辦好,有望升為南太禦史甚至宰相,一路官運亨通。於是他果斷地接下“潘楊之案”,並實事求是地公正決斷,深得上下的信任與賞識,終於升為宰相。點亮照明的蠟燭
機遇出現時並不大張旗鼓,甚至有時候,它會出現在你認為毫無希望的地方。佛經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示。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怎麼也看不見,又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錘子。”弟子無論瞪大了眼睛,還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於是他隻好說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枝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錘子。有時候,我們認為那裏沒有機會,很可能隻是因為我們沒有點燃那枝蠟燭而已。
再舉一個例子,英國有位名叫約瑟的老人,在異鄉獨自打拚大半輩子也沒有取得多大成就。有一天,他看見一個介紹月球趣聞的電視節目,隻見主持人煞有介事地在桌上攤開一張假的月球圖,向人們侃侃而談。
許多人看到這一幕,大概都沒想到這裏有什麼巧妙點子,但是約瑟卻忽然靈機一動,想到既然有地圖,為什麼不可以有月圖?有地球儀,為什麼不可以有月球儀?
善於觀察的他猜想人們一定會對這個新玩意感到好奇,這樣就可以賺到大錢,並且這又是個新興市場,利潤一定很高。
於是,他立即將想到的點子化為實際的行動,開始畫圖、印刷,同時在電台做廣告銷售他的月圖、月球儀。果然,許多學校、科普協會等單位都來訂貨,這個退休的老人竟然辦起了大型企業,現在全世界都有他的產品在銷售,每年利潤高達1400萬英鎊。
隻要你懂得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世界上充滿著很多新奇的事物,然後加以付諸實現,你就能為自己創造許多的機會。
所謂觀察,並非隻是要在讀書時注意觀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隨時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隻要你有敏銳的觀察力,慢慢就會產生“對,就是那樣”的感覺,在刹那間和自己的心意相通。
接下來,如果你能接連不斷地想到“既然是這樣,那麼也可以……”的話,你就已經產生了創造力,最後就看你有沒有把這個構想化為實際行動的毅力了。 你可以不必很聰明,也不一定要有高學曆,但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你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它將是你建功立業的秘密武器。機會在職場中
就像掘金要選一個富礦一樣,上班族要想職位不斷升遷也要擦亮眼睛選擇一個合適的單位、合適的部門、合適的上司、合適的同事……
1.選擇合適的單位
和人一樣,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氣質”。有的凡事推托,辦事效率慢;有的則是以賽車的速度前進;有的公司標榜傳統;有的卻喜歡標新立異,不按常理出牌。
要是可能的話,建議你盡量選公司文化和自己的個性比較相投的單位。假如你是個不拘小節的人,在IBM或大銀行做事,一定不能順心,因為你必須穿得無懈可擊,而且嚴守公司的規定。所以,你就最好找一家完全不規定員工裝束的公司,像矽穀的電腦公司認為規定員工的著裝簡直是在浪費時間。更有甚者,有些激進的公司甚至不反對他們的程序設計師穿著浴袍上班,他們唯一在意的是員工能否把工作做好。因此,現在有許多公司都擬定了彈性上下班時間,甚至工作地點也能隨心所欲。他們隻希望員工能如期完成工作,其他的行動一概自由。然而,還是有許多傳統的公司執著於嚴謹的紀律規範和分明的等級製度。如果你想和高級主管商談,就一定得先打個電話安排時間,隨意進出他的辦公室是絕對不允許的。
隻有選擇了與自己“氣質”相似的單位,你才能較快地得到上司及同事的承認。不巧的是,萬一你進入了一家與你“氣質”不同的單位,如果你仍存在晉升的奢望的話,出路就隻有~條:努力迎合該單位的“氣質”。
2.選擇提拔機會較多的部門
在單位部門的選擇上,建議你應當選擇到那些提拔機會較多的部門工作。過去,宣傳部門和工會提拔了不少人,因為當時政治教育和群眾運動曾一度是中心工作;後來,科技部門、組織人事部門出了不少優秀的人才,因為這兩個部門選人的起點都很高,平庸之輩一般是進不去的;近幾年,經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相應的,經濟部門成為值得進去的一個部門。3.選擇上司
對於同時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起點基本一樣。但是幾年之後,他們在職務的晉升上就會拉開距離:有的晉升得快,有的晉升得慢,有的沒有得到晉升。晉升得快的人在談起他們的進步時,往往會把上司的幫助和提攜放在首位;晉升得慢的人,則會對自己的上司流露出一種哀怨的情緒、,可見,選準上司對獲得晉升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來說,上司是不能由自己選擇的。但是,你可以創造條件去接近自己心目中認定的、比較理想的上司,並疏遠那些不理想的上司。
在選擇上司時,不僅需要看他們的思想意識、對部下的關心程度及提攜部下的能力等,還要看你自己的意願、想法以及你的興趣。有一些人在工作中追求的是職務的晉升,有的則是追求比較安定的環境,有的是追求比較高的經濟收入,還有的是為了事業的充實,也有的是圖名聲。各自目的不同,對上司的要求就不同,選擇上司的標準當然就不一樣。
4.選擇同事
在選擇同事時,你應該選擇心地善良、水平比你稍低的人為好。心地善良的人不會加害於你,不會在你提升的關鍵時刻給你腳下使絆,讓你栽跟頭;水平低一些可以保持他們對你的尊敬和信服,顯示你的高明之處。如果你選擇的同事處處比你強,而且又具有強烈的晉升欲望和競爭性,那在他們沒有得到提拔之前,你就得永遠步其後塵,你要越過他們則是極其困難的。如果你們水平相當,而且誰也不想相讓,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在人才流動中,不少人願意從大城市、大機關、大企業等高層次部門向鄉鎮、區街等基層部門流動,其原因就在於盡量避開強者之間的競爭,尋找發展自己才能的機遇。機會在生活中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充滿了機會:學校裏的每堂課都是機會;每次考試都是機會;每位客戶都是機會;每次教訓都是機會;報紙上的每篇文章都是機會;商業活動中的每次交易都是機會。禮貌地對待別人,展現自己特殊的氣質,誠實地對待他人、結交朋友都可能創造出機遇。每次承擔責任所得到的鍛煉和榮譽都是無價之寶。
有個小故事可以讓我們更明白這個道理。查爾斯·耶基斯曾是費城的一名優秀經紀人,現在是西部城市的一位富翁。他的發跡是從經過一家拍賣商店碰到的一個機會開始的。在那家拍賣商店裏,他看到好幾箱母親常買的香皂。於是,他匆忙地到另一家母親經常光顧的商店,向那裏的老板詢問香皂的價格。老板告訴他每500g12美分。他繼續與老板討價還價,老板以開玩笑的口吻告訴他再也不能少了,如果他可以用9美分的價格弄來這種香皂,那麼拿來多少這個老板都會收。耶基斯立刻回到拍賣商店,以每磅6美分的價格買下店內所有的香皂。他就這樣在生意場上,賺到生平的第一筆錢。
還有個類似的故事。一天晚上,美國有個大學生正在一個小小的海港城市裏輾轉難眠,考慮自己是否該放棄學業,因為他沒錢繼續上學。此時他突然聽到有人喊:“失火了!”他趕緊衝出去,發現一艘貨船被熊熊大火所包圍。他問剛好在附近的船主人:“你為什麼不趕緊救火好搶救些貨物回來呢?”船主回答說:“不啦!火勢太大了,我想沒必要了,如果明天早上船上還能剩些東西,我或許會把它們撿回來。但到時候應該什麼都不剩了。”
“既然如此,我用400美元跟你買這艘船上的貨物好不好?”
“求之不得!”
這名學生立即召集幾名同學和一些小鎮上的人,同心協力地撲滅這場火。在接下來幾天裏,他賣掉從船上救出來的東西,並因此賺了5000美元。在火災發生的時候,船長認為這艘船搶救無望,但這個學生卻當機立斷,對事態的發展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並得到了實質的回饋。
一個美國北方人由於久病初愈在家休養。一天,他用軟鬆木為他的孩子削了件玩具。他的玩具做得很好,左鄰右舍的孩子看了愛不釋手,也都請求他幫他們做玩具。找他做玩具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快地他便發現,自己原來正在從事這整個學區內的玩具零售業。因此,在他完全康複後,他開了家公司從事大規模的玩具業,現在他的玩具在美國已是遠近馳名。
堪薩斯城一位叫麥克斯威爾的女士,為了生計開創了一個擦鞋事業。她雇用許多擦鞋匠,並安排他們定點在城市裏各個合適的角落工作。不久,她發現這個事業的淨利是她當老師時的五六倍之多。在支付了必要開支後,若賺的錢還有盈餘,她就會提取一部分來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她有計劃地幫助那些擦鞋匠和街頭流浪兒,他們因此成為忠實朋友。她可親的舉止與善心使得她的生意有口皆碑。這就是證明一個人可以活得更有價值的好例子。
機會在小事裏
善於發現別人不能發現的細微之處,這也是成事的基本功。
有一位美國青年在某石油公司工作,每天的任務就是雙眼瞪著機器:當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到旋轉台的位置時,就會有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蓋子回轉一周,一項工序就宣告完成了。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不計其數地注視著這個旋轉台,單調而乏味,似乎一個小孩都能勝任這份工作。
如果他這樣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工作,終究也隻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小工人”,直至成為“老工人”,遇到經濟蕭條還免不了會失業下崗。他也曾經有過自己創業的念頭,可是想到他沒有其他本事,最後也隻好作罷。
然而,這位青年平時遇事特別喜歡琢磨。他反複觀察旋轉台的工作狀況,終於發現: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便自動滴落39滴,然後焊接工作便告結束。他想,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呢?如果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能不能降低成本呢?
經過一番研究,他終於研究出了“37滴型”焊接機二但是很快他發現,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導致漏油。他並不灰心,接著又研製出了“38滴型”焊接機。這次效果非常理想,得到了公司的很高評價,不久就真的生產出了這種焊接機,工廠開始采用這種全新的焊接方式。
雖然這一改進隻是節省了一滴焊接劑,可就是這“一滴”卻能給公司創下每年5億美元的利潤。
這位青年就是後來掌握全美石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 一約翰.D.洛克菲勒。改良焊接機的行動徹底改變了洛克菲勒的人生軌跡。
一般人可能都會忽略身旁的小事,認為小事無足輕重,可是如果你能留意小事的緣由,說不定也能為自己賺來意想不到的財富。
舉個例子,日本的池田菊博士很善於從小處著眼,想出重大的點子。
有天在家吃飯時,他用筷子下意識地攪了攪熱湯,喝了一口問妻子:“嗯,味道很鮮美,用了什麼佐料?”妻子回答說:“今天的湯是用海帶煮的。”
小孩聽了,突然插嘴說:“爸爸,海帶為什麼會有鮮味?”
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人都不會在意這個小問題,但是池田菊博士卻認真地思索鮮味究竟是怎麼來的。他開始分析海帶的成分,經過多次加工提煉後,他發現了一種白色結晶的物質對調味很有用處,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味精。後來,他又從其他物品中提取出成本更低的味精,然後申請專利,開辦工廠大量生產,為他帶來巨額的利潤。
找出原因,往往能有助於發現其中的奧秘,而給自己帶來新的發現。如果因事小而不為、或者根本不以為然,這隻會使你與賺錢的機會擦身而過。西方某作家曾說:“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就是商業、藝術、科學及生命各方麵的成功秘訣,人類的知識都是由世代相傳的小事情的積聚,也是從知識及經驗的一點一滴彙集起來,繼而積成一個龐大的知識金字塔。”
隨時注意小處、對小處有深刻的認識,大處則自然不會被忽略,做起事來也會事半功倍。可能會有人認為拘泥小節是小人物的作風,但是如果能注意到細枝末節,也未必就成不了大事;反倒是有財運的人,往往是在小事情上也會十分專注。
成事的機會是流動的,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自己,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感慨。但隻要你能多留意身邊的小事情,照樣也能獲得很多賺錢的機會。
日本有個家庭主婦,每天在男主人早起時,都會立刻煮麵給他吃,但若是晚起或在深夜,不論煮麵或洗碗都很麻煩,這位主婦便想出一種不用煮麵也能吃到麵的方法,也就是使用一般的塑膠杯,將幹麵條放進去後,再用保鮮膜蓋住,等男主人回來後,熱水一衝即可吃到熱乎乎的麵。
男主人覺得這個構想很好,便與拉麵公司聯絡,該公司覺得這個方法可行,便以l00萬日元買下其發明權,這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速食麵。
可見,成事的方法是無所不在的,你不一定要有高深的學識,也不一定要有過人的天賦,但你絕不能缺少敏銳的觀察力。下崗或許也是一次機會
一隻在雞窩裏長大的鷹不知道自己有翱翔藍天的本領,一直不敢離開地麵。主人沒有辦法,隻好將鷹從懸崖上扔了下去,急速墜落的鷹不得不嚐試著扇動翅膀——結果它飛起來了。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下崗對於大多數人來,也無異於步人絕地,但絕地也許是發現自己、展示自己、證明自己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