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越成功越要挺得住,因為你還可以創造更大的成功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青山之外更有青山。不奮鬥到最後,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潛力、還能創造多大的成功。拔除驕傲的壞苗、戒掉焦躁的壞癮,在驕傲裏挺得住,比在挫折中扛得住更難。為了見到山外的青山,你必須克服自己的傲氣。
不要因為一時得意而失去一個好心態
常言道:“有得必有失。”在人的一生中,有得意之時,就必有失意之時。但是,有的人往往在取得一些成就之後就會心理膨脹、得意忘形,完全不相信自己會有失意之時。殊不知,遇到挫折、失意之事並非是人生最大的困境,反而是得意的時候最危險。因為得意之時,我們往往隻看見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覺得自己說出的話句句是真理,對於別人的話,一句都聽不進去,結果,我們就會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思維能力也會逐漸退化,最終走向失意的懸崖。
一個農夫手中提著一籃雞蛋走在去往鎮上的路上,他邊走邊想:“我賣了這籃雞蛋之後,就可以用這筆錢買兩隻雞。這樣,我就可以擁有更多的雞蛋,多掙一筆錢。然後,我就可以用這筆錢買一匹漂亮的馬、一副最好的馬鞍、一條最棒的馬鞭,然後我就可以像村長一樣在村裏騎馬,大家都會用羨慕的眼光看我,尤其是我揚起馬鞭的時候。”想到這,他就揚起手,想象自己正騎著一匹駿馬。然而,他揚手的瞬間,那籃雞蛋也被扔了出去,摔了一地的蛋清蛋黃,他的美夢也隨之破碎了。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不時擁有一籃雞蛋,它象征著我們獲得的每一個或大或小的成就,如果擁有時就得意洋洋,就會像故事中的農夫一樣,最終隻剩一個空籃子。即使是功成名就的人,如果不懂得收斂自己的得意,那麼他所擁有的一切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招致麻煩。
韓信是著名的軍事家,也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劉邦穩固江山後,也經常找他聊天。一次,劉邦和他一起飲酒,隨口問道:“依你之見,我能夠指揮多少士兵?”韓信想也沒想,便答道:“皇上最多能帶10萬兵。”劉邦有些不滿,緊接著問道:“那麼愛卿呢?”韓信得意洋洋地說道:“多多益善。”劉邦聽後,麵露不悅之色。
這次的談話讓劉邦有了戒心,他害怕韓信的軍事才能會威脅到他的帝位,最終以圖謀造反的罪名將韓信處死。
韓信的得意心理讓他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記了說話對象是位高權重的皇帝。他多年立下的汗馬功勞、得到的名利權位,都因一時的得意忘形而丟失,使性命都難保。
讓我們為之得意的成就隻能代表過去,而不是時時拿來炫耀的資本。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自以為有了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了。許多人一開始奮鬥得十分起勁兒,但前途稍露光明後,便自鳴得意起來,於是失敗立刻接踵而來。”誠然,有了一些成績,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得意的心理,但是,如果讓得意常駐心間,就會慢慢腐蝕我們的心靈,時間一長,各種副作用就會接踵而來。相反,盡早將得意的病菌清除掉,就會獲得更多的榮耀和成就。
海洋中有一種體形龐大的魚,其身長可達兩米,背鰭又長又高,前行的速度非常快。每次遊泳時,它們都會用長長的吻突將水流分開,為自己開路。而且,它們的尾鰭也會加快前進的速度。但是,這些都不是它們前行快的重要因素,最關鍵的一點在於,每當快速前行時,它們會自動地將背鰭藏在背部下陷的溝內,這樣做可以讓它們減少前行道路上的阻力。
其實,這種魚身上最漂亮的部位就是背鰭。但是,它們能主動藏起自己身上最得意的部位,全速地向前遊行,最終成為魚類中的遊泳冠軍。
如果這種魚不肯放下自己為之驕傲的背鰭,始終趾高氣揚地向別人炫耀,就可能成為魚中前行最慢的,成為鯊魚等海中猛獸的食物。人生亦如此,需要我們放下很多得意和驕傲,多一點兒謙遜,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行動最慢的人。
佛陀時常對弟子說:“即便你智慧圓融,你也要懂得含蓄謙虛。你看那麥穗,顆粒飽滿的頭低得越低,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我,就是放下曾經的成績,用謙遜的心態對待一切。”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一個人要想不斷進步、實現夢想,就要學會放下過去的得意,學會自省,用謙和的心態待人接物,這樣,成功就會指日可待。
鬆下幸之助被人稱為“經營之神”,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和輝煌為人所豔羨。但是,這位功成名就的企業家也並非一帆風順,他有得意之時,但也曾經曆過失意時期。
20世紀40年代,受戰爭影響,鬆下幸之助的事業也陷入了危機。麵對這種情況,他沒有每日靠回憶過去的輝煌來度日,而是時時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經營上的劣勢、管理上的不足。
幾經思考後,他提出“重新開業”的口號。他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創業的中年人,而不是一個業界有名的企業家,他對員工說:“公司從33年前創辦至今,這算是第一期,由1951年起算是第二期的開幕。當公司設立、開始業務的時候,一切事情都以謙虛的態度向人家學習。現在要重建我們的事業等於重新開業,我衷心期盼的是恢複當年開辦小店時的熱情及對人對事的態度。”鬆下幸之助的努力沒有白費,鬆下電器再次崛起,從此立足世界電子業。
“蘋果之父”史蒂夫·喬布斯曾說過一句話:“虛懷若穀,求知若渴。”得意之時,我們要淡定從容,並主動放下自己的驕傲,這樣,我們就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我、客觀地看到優點和不足,心靈的空間也會隨之變大,裝入更多的成功。
成功是一段旅程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惰性其實是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的,這種缺點在人們獲得一次成功後表現得尤為明顯。很多時候,當我們取得一點兒成績,心理就會膨脹,產生飄飄然的感覺,認為自己的人生圓滿了。殊不知,成功是下一段旅程的開始,而不是結束。如果因為一次成功就停下前進的腳步,這次的成功很可能就成為下次失敗的禍根。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他能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就是一次成功。但是,如果走上工作崗位後心情浮躁、工作不踏實,也不懂得向別人學習,他就可能被公司淘汰,使成功變為失敗。
在生命中的不同階段,我們的目標也會不一樣,每一次的成功也隻是一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而已,我們要做的是讓其保持向上的趨勢。每次取得的成績就像在爬山的過程中又攀高了一步,離山頂還有很長的距離,如果不斷攀岩,我們就可以站在峰頂“一覽眾山小”,欣賞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張強從小就熱愛跳舞,多年來,一直堅持和老師學習跳舞。上大學時,他連續3次參加青年舞蹈大賽,成功地進入全國十強,這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很不錯的成績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滿足,而是一步一個台階向更高的目標努力。大四時,他再次參賽,終於摘得桂冠。
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後,他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繼續自己追尋舞蹈夢的旅程。兩年後,他的才華得到了一位業內大師的賞識,被收為弟子,成為大師團隊中的一員。
朋友問他:“你已經在各種大大小小的舞蹈比賽中拿過很多獎,已經很成功了,為什麼還這麼拚命?”他淡然一笑,說道:“獎項並不代表最後的成功,它隻是一個獎杯、一個榮譽,我不能因此就休息。每一次的得獎都是我在舞蹈路上的一個新起點,我要重新出發,稍慢一步,就會被別人落下。”
故事中的張強對成功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成功隻是人生下一段路的起跑線,而不是終點,不斷奔跑,才不會被人落在身後。
成功之路是一條射線,隻有起點,終點無限。我們不能滿足於一次的成功,認為自己最輝煌的時刻莫過於如此。取得成就之後,我們依然要有奮鬥的激情,隨時做好接受新挑戰的準備。
麵對成功,心花怒放、歡呼雀躍都是很正常的,但需要有度,如果一直持續這樣的膨脹心理,你就會停滯甚至後退。那麼,在取得成績之後,你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呢?以下是幾種成功後必備的心態:
1.剔除浮躁、認清自我
取得成績後,你要冷靜地進行自我認知、剔除浮躁心理、克服身上的惰性,做到成功時淡然、失意時坦然。同時,你要學會自我約束,管理好時間和事務,讓一切井然有序。
2.分析未來、製訂計劃
取得成績後,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雖然目前一切很順利,但是當你向更長遠的路途前進時,也許會遇到很多未知的風險和陷阱。因此,你要未雨綢繆,理性地思考未來可能遇到的困難,製訂應對計劃。
3.做好準備,沉著應對
成功不會一直眷顧一個人,取得成績後,你也要考慮如果有一天失敗了要如何應對。當成功時的掌聲變為失敗的奚落聲時,你要勇敢應對、增強信心,積極地為走向下一個成功驛站而奮鬥。
一位企業家曾說過:“往往一個企業的失敗是因為它曾經的成功,過去成功的理由是今天失敗的原因。”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持續成功的幾率很小。因此,成功之後的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決定了你今後的道路是平坦還是坎坷。所以,不要將一次的成功看成最終結果,而是將它當做過程,繼續保持成功前的昂揚鬥誌,奔向前方,成功就會再次光臨你。
順境是進步的大敵,要學會居安思危
“一帆風順”是我們許願和祝福時最喜歡用的一個詞語,但是,如果人生總是一帆風順、事事順心,未必是件好事,因為身處順境時,我們容易忘記未知的風險和危機,反而容易遭遇挫折,而處於逆境時,因為小心謹慎,時刻做好應對危機的準備,反而容易獲得成功。隻有居安思危,我們才可能避開躲在暗處的礁石。
古希臘時,有一個名叫狄奧尼修斯的國王,他驍勇善戰,帶領軍隊打敗了周圍的貴族勢力,得到了大片的領土。但是,時間一長,他聽聞一些被統治的貴族對他極其不滿,感覺自己的地位要受到威脅,他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
一天,他對一位整日豔羨國王生活的大臣達摩克利斯說:“達摩克利斯,你不是一直羨慕我什麼都有嗎?那好,我就給你一個機會,讓你也過上這種生活。從現在開始,我把宮殿交給你管理,你可以隨意動用手中的權力實現你的任何願望。”
達摩克利斯非常高興,急不可耐地穿上黃袍、帶上皇冠,向王位走去。當他坐定後,突然看到頭上的天花板上倒懸著一把鋒利的長劍,劍柄被一根馬鬃係著,仿佛馬上就要掉下來,嚇得他倉皇而逃。
這時,狄奧尼修斯對眾大臣說道:“達摩克利斯頭上的這把利劍就是每分鍾都在威脅我的危險象征,至於你們看到我享受的榮華富貴,不過是表象而已。”這就是著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故事,後人用其比喻安逸背後隱藏的危機。
即便是萬人之上的國王,心中也常有憂患意識。那麼,芸芸眾生更應在頭上懸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警醒自己。在工作中,如果能夠居安思危,就可以減少失敗的幾率而有所作為。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22歲時就開始闖蕩商海,步步高升,最終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一次,一個記者問他:“您可以說是商界的常勝將軍,從商50多年,您的企業好像沒有一年虧損過,而且還把業務擴展到世界各大洲的55個國家,大家都很想知道您常勝的秘訣是什麼?”
他淡然一笑,說道:“我往往會花90%的時間考慮失敗。我不停地研究每個項目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這就好比在風和日麗的時候駕船遠航,在離開港口之前一定要想到萬一強烈的台風襲來之際應該如何應付一樣。”
記者非常疑惑:“按理說,商人每時每刻想的應該是怎麼成功,您為什麼要花90%的時間去考慮失敗呢?”
他思考了片刻,說道:“一定要先想到失敗。一個機械手表,隻要其中的一個齒輪有了一點兒毛病,這個表就有可能停頓;一家公司,隻要其中一個機構有了一點兒毛病,這家公司就有可能垮台。把種種失敗考慮得越充分,成功的把握才會越大。”這位時時考慮失敗的人就是李嘉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