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一統,團結一心,是霍政不想看到的。
霍政想過立馬發兵滅掉日本國,可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隻因南京至阿端縣的鐵路即將修好,第二次西征要開始了。
相對於目下,帖木兒帝國的威脅要大於日本國!
就這樣,日本國躲過了一次滅國危機。
和平統一後的日本國,開始用葉隱武士道洗腦民眾,激發民眾的侵略思想和擴張思想。
永樂七年正月,北京紫禁城修繕完畢!
正月十五日,大明正式遷都北京,南京降為陪都!
永樂七年三月,日本南日黨提出對外開拓領土的計劃,這個計劃得到北山派的同意。
於是於永樂七年四月初旬,日本國海軍宗良號、統一號、長運號(滅複號)、武運號(複辟黨於永樂五年買的新農級鐵甲艦)等四艘農級鐵甲艦,浩浩蕩蕩的開赴南洋。
目標亦然是南洋諸國!
而日本國首要滅的國家,則是蘇祿國。
蘇祿國三王分治,國家資源無法集中,其水師也被分為東王水師、西王水師、北王水師。
麵對日本國的鋼鐵戰艦來襲,三王水師毫無反抗能力,僅僅三天時間不到,三王水師大小戰船成為海上木屑。
永樂七年五月,日本國派一萬火器化陸軍登陸蘇祿國北岸。
蘇祿軍隊不敵,連遭慘敗,十天不到的時間,國土淪陷五分之一,而日本國也通過燒殺搶掠,奪到了無數財寶。
麵對強敵,蘇祿國三王放下往日的分歧,團結一心,奉東王為蘇祿國國王。
東王成為蘇祿國國王後,就派遣使者前往周邊的國家求援。
如爪哇國、淡馬錫國、馬六甲國、柔佛國。
作為蘇祿國宗主國的大明,蘇祿國國王更是直接讓西王親自前去大明求援。
當朱棣知曉此事,無比憤怒,認為日本國不將大明天威放在眼裏,居然敢對大明的藩屬國發起侵略。
可就在朱棣要下令發兵援助蘇祿國之時,遭到霍政的反對。
霍政曰:“大明二次西征在即,將士皆已準備妥當,不宜更改目標,南下南洋,此為其一!”
“蘇祿國乃異國,讓我大明將士為其流血喪命,不值,此為其二!”
“皇上應給予一些錢糧,以表宗主國之意即可!”
霍政可不會放過這個大發戰爭財的機會,要是大明出兵了,那日本國還打什麼,日本國不打,自己還怎麼賣武器給蘇祿國。
朱棣聽完霍政的話,不由猶豫下來,於是就讓西王先回禮部等待消息,考慮片刻再給答複。
經過三天的考慮,朱棣最終沒有同意發兵援助蘇祿國,隻給了西王一百萬兩白銀,一百萬石糧食作為大明宗主國的援助。
西王對此感到失望,但也不是特別失望,至少帶了一百萬兩白銀,一百萬石糧食回去,也不是沒有收獲。
西王帶著白銀和糧食回國後,就用這筆大明援助款招兵買馬,勢要將蘇祿國內的日軍趕出國門。
可惜蘇祿軍武器太落後,縱然兵力一直處於優勢,也無法挽回頹勢。
麵對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蘇祿國國王坐不住了,開始讓幕僚和西王、北王想辦法,最終北王提出,向大明購買火器,並聘請明軍軍官帶領蘇祿軍抵禦日軍的方案。
蘇祿國國王同意了,很快就派人去大明購買武器和聘請明軍軍官做蘇祿軍指揮官。
最終蘇祿國在大明買了價值三百萬兩白銀的武器裝備,其中有子鼠式步槍,子鼠式手槍,木柄手榴彈,50毫米口徑迫擊炮、寅虎式重機槍、醜牛一式、二式榴彈炮。
蘇祿國也聘請了三十名明軍軍官,這三十名明軍軍官都是從大明陸軍軍事學院畢業,是霍政從第四集團軍候選軍官中選出。
永樂七年八月中旬,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明軍軍官組成的蘇祿國陸軍指揮中心,正式向日軍反擊。
在兵力優勢和裝備平等的條件下,蘇祿軍迅速奪回多個北部重要城池,殲滅近六千日軍。
日本國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兵力投放在蘇祿國。
永樂七年十月初,蘇祿軍的三個師與日軍的兩個師在蘇祿國北部第一大城甲城爆發大戰,雙方鏖戰三日,最終以日軍慘敗,蘇祿軍重新奪回甲城而告終。
奪回甲城之後,蘇祿國陸軍指揮中心開始將下一個目標放在蘇祿北港,隻要奪下蘇祿北港,日軍將會失去蘇祿國最後的領土,屆時,蘇祿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將以蘇祿國勝利而告終。
然而就在這時,蘇祿國國王遭奸臣魅言,稱明軍軍官屢次大勝日軍,使部分明軍軍官在蘇祿民眾中擁有極高的地位,若是明軍軍官再次率領蘇祿軍攻克蘇祿北港,那麼國王的威信將會不如明軍軍官。
國王也會因此失去對蘇祿軍的掌控。
除此之外,奸臣還說明軍軍官不斷在蘇祿軍中培養親信,假以時日若明軍入侵蘇祿國,蘇祿軍將不戰自降。
聽到這些話,蘇祿國國王不由開始猜忌明軍軍官。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蘇祿國國王決定解雇蘇祿國陸軍指揮中心的明軍軍官,派自己的親信接替明軍軍官。
或許在蘇祿國國王眼中,日軍戰敗已是鐵板釘釘的事,傻子帶兵都可以把蘇祿西港奪回,因此要不要明軍軍官指揮,已經不重要了。
可蘇祿國國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親信完全不懂火器軍隊的戰法,三個蘇祿師被一個日軍旅打的狼狽而逃,差點全軍覆沒。
這一仗,將蘇祿軍之前打下來的戰果付之一炬,兵力大損,甲城也因為兵力空虛,再次被日軍奪回。
而日軍這邊為了勝利,把從蘇祿國掠奪而來的錢財全部拿去大明購買武器彈藥,也在蘇祿國本土開出誘人的參軍條件。
永樂七年十二月,日本國在大明買了五百萬兩白銀的武器彈藥,前前後後也在蘇祿國本土招到了一萬多青年,組建大日本蘇祿方麵師。
通過購買武器彈藥和招兵,日本國在蘇祿國的實力得到空前的強大。
僅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奪下了蘇祿國大半個的國土。
蘇祿國國王後悔不已,先是怒殺奸臣,後是派遣使臣前去大明重新聘請原來的明軍軍官。
霍政也答應了重新派遣軍官過去,可明軍軍官還沒有抵達蘇祿國,蘇祿國國王就因為扛不住壓力,選擇投降。
至此,蘇祿國滅亡!
滅了蘇祿國後,日本國通過吞並蘇祿國人口、資源,以及掠奪平民百姓和當地富人的錢財,整體國力得到空前的強大,府庫數千萬兩白銀,陸軍規模達到十萬,全都是火器化軍隊。
而霍政也通過日本和蘇祿國之間的戰爭,豪取一千多萬兩白銀的戰爭財。
永樂八年四月,日本國向霍政采購五艘農級鐵甲艦,75毫米口徑、105毫米口徑艦載炮彈若幹,訂單總額一千八百萬兩白銀!
也是就在同月,皇後徐氏病危!
徐皇後的病危,讓朱棣意難平,日夜陪伴於徐皇後身邊,朝政逐漸荒廢,霍政也從十天一次入宮探視,變成一日兩次,朱月貴更是住在了紫禁城。
朱棣荒廢朝政,全心投放在徐皇後身上的舉動,讓徐皇後生氣,徐皇後對朱棣勸道:“生死有命,皇上即是我的丈夫,也是天下人的父親,皇上當以國事為重,望皇上棄絕思恩,珍重自愛。”
在徐皇後的勸導下,朱棣重新處理朝政,再次振作起來。
永樂八年五月,徐皇後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在她彌留之際,對朱棣說:“當今天下雖說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並沒有完全恢複,希望聖上多加體恤。”
當朱棣問起皇後還有什麼要說的時,徐皇後說:“在用人時,要廣用賢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為一個人有小過就棄之不用,也不要因為一個人有小聰明就委以重任,教導子孫以學業為重,對宗室以恩義相待。”
徐皇後還說:“愛婿為天地經緯之才,皇上莫要因其權勢滔重,而猜忌愛婿。”
朱棣聽著,不禁泣不成聲,徐皇後也淚流滿麵。
徐皇後還告誡太子朱高熾,要“敬以事上,仁以撫下,肅以正家,恩以睦親”。
對於皇長孫朱瞻基,徐皇後也有教誨,讓他專心致誌、勤奮學習,並對朱棣說這個孫兒是遠大之器,讓他善加看待。
不得不說的是,徐皇後跟朱棣說的‘愛婿為天地經緯之才,皇上莫要因其權勢滔重,而猜忌愛婿’,也對朱高熾和朱瞻基說了。
永樂八年五月末,徐皇後在滿殿的哭聲下,與世長辭!
徐皇後的病逝,讓朱棣備受打擊,悲痛之餘,又對徐皇後追思甚篤,遂決定不複立皇後。
朱棣又因徐皇後之喪白衣素服一年、輟視朝一年,日常隻在西角門等地聽政議事。
皇太子諸王以及霍政為徐皇後服斬衰三年之製,因徐皇後一直停靈未葬,皇太子在禫祭除服後又為母親服素服即白衣冠絰帶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