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它!咬它!”
“扯後腿!別鬆開!”
“哎哎哎壓住了!蠢材!蠢材!”
葡萄架下空曠的草甸子上,密密匝匝簇著七八個孩童,大呼小叫的好不熱鬧。
“使勁兒咬!對!咬住了!”其中一個格外清亮的女童聲音響起,壓過了一眾幼童的噪雜。
圈子正中,一隻瓷罐子裏,兩隻蟋蟀正鬥得激烈。
眾童子呼喝吵鬧,聲波震動之下,瓷罐子嗡嗡作響,連裏麵的兩隻小蟲兒都被帶動起了情緒,“吱吱”地狂叫著,蹬腿振翅狠狠撲向對方。
其中稍小的一隻蟋蟀格外靈巧,或許是自知論體力不是敵方的對手,遂閃轉騰挪上躥下跳個不停。那稍大些的蟲兒狠撲了幾次三番都是無疾而終,叫聲更大了,仿佛被氣得火冒三丈一般。
個兒小的蟲兒見對方停住了身形,抽個冷子直直衝過來。大蟋蟀被它死命一撲,嚇得急忙躲開。
如此幾個回合,大蟋蟀便沒了力氣,小蟋蟀倒是越發精神了。趁著大蟋蟀伏著身子喘|息的空當,小蟋蟀拚盡力氣最後一撲,結果把大蟋蟀的後腿都扯下半條來。
“哈哈!我的大元帥贏了!”之前聲音清亮的女童一躍而起。
大蟋蟀的主人是個約莫十歲的男娃,眼見自己的寶貝被扯掉了半條腿,心疼得要命。
女童笑嘻嘻地小心捏起自己的“大元帥”,塞進身側的小巧竹篾籠子裏,喜氣洋洋地拎在手裏,打量著籠子裏的小蟲兒。
“好‘大元帥’,這般替我爭氣,回家喂你好吃的!”
不提防一掌劈來,揮掉她手中的籠子,“簌撲撲”跌落在塵土裏,“大元帥”被驚得“吱吱吱”亂叫。
“你賠我的黑大個兒!”男童怒目而向。
女童初時被嚇了一跳,耳聽對方言語,又擔心自己的“大元帥”是否被摔壞了,又氣又惱,眼瞧著對方一隻腳將要踩在“大元帥”的籠子上,更是憤然。她猛然發力,一把推開了男童。
“你敢傷我‘大元帥’!”
男童高她大半個頭,肩膀也比她寬上兩分,被她這麼一推,竟然一個趔趄險些栽倒。
“你、你……誰讓你的‘大元帥’咬壞我的黑大個兒的!”
女童不屑地哼了一聲:“你的黑大個兒技不如人!這叫願賭服輸!之前都說好了的。”
男童不甘心就此了結,又瞥見自己的蟋蟀還癱在瓷罐子裏,更是心疼,眼圈兒都紅了。
“不算!你賠我!”
女童更是不待見他,拎起竹籠子掛在腰間,雙手掐腰:“吳驁你真是個軟|蛋!慫包!就知道哭!哭吧精!”
說著,還故意吐出舌頭扮鬼臉。
叫吳驁的男童早就不是小奶娃了,自然懂得一個“男人”被叫做“軟|蛋”“慫包”可不是什麼光彩事兒,加之周圍的眾孩童見兩人吵得厲害,無不起哄。吳驁臊了個大紅臉,攥緊了小拳頭。
“姓雲的!我要和你公鬥!”
雲姓女童臉上毫無懼意,反倒鼻孔輕哼:“誰怕你!”
說罷,撩起沾了一層灰土的衣襟下擺,像模像樣地掖進束腰絲絛裏,擼胳膊挽袖子,露出一截皎白小臂。
眾童子見狀,嘩然一片。有喊好瞧熱鬧的,有膽子小躲得遠遠的,更有乖覺地跑開報信的。
所謂“公鬥”起於本朝高祖年間,與“私鬥”相對而言。
高祖少時隨太|祖逐鹿中原,以女子之身助太|祖打下萬裏江山。她一生尚武,推崇武道,主張“以武德服人,行君子之義,鄙小人之私”。故此,自高祖朝始,國人以之為風尚,尤其是習武之人本就喜歡切磋一決勝負,如此更多了較藝的由頭,不過絕大多數都是召集三五好友開誠布公地比試。雖然使得民風彪悍,卻也漸漸將個“公”字深埋於人心,就連幼小的孩童都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