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接受檢閱

(1966年11月1日至1967年3月18日)

曆史之謎一個層麵的破解

中央黨校黨史部教授/金春明

1.文革:20世紀中國最大的曆史之謎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我同張新蠶同誌的工作雖然都同屬於意識形態領域,但一個是搞曆史的老教授,一個是中年的女作家,素未謀麵。實在說,連張新蠶這個名字我也沒有聽說過。所以,接到她的電話,我未免有點驚訝,聽她作了解釋,才大體了解原委。原來她是看到《家庭》雜誌上刊登的一篇對“四個博士媽媽”的專訪,才知道的我。她說,對我們這麼高文化層次的家庭,她是十分敬佩的。但更令她感興趣的,是看到專訪中介紹“四個博士”的爸爸,是目前國內惟一以“文化大革命”史為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導師。由於她正在整理自己1966年到1976年的日記,感到有關“文革”史的一些情況和問題,需要找人商量(她很客氣地說,要請教)。這樣,她就下決心多方查找到了我的電話。

見麵交談之後才知道,張新蠶小的時候曾住在吉林省四平市,她記日記的年代是四平市七中的一位初中生。而我雖然祖籍山東,也是在吉林省長大的,算得上是同鄉了。而對於四平市我也並不陌生,去開過會,而且在中共四平市委黨校講過課,這樣就有了較多的共同語言。經過一番交談之後,我接受了校閱日記清樣的任務。說心裏話,對於接受這樣的看稿任務我是猶豫的。因為我現在還沒有離休,仍承擔著中共中央黨校的教學和科研任務,還有些其他的社會工作,負擔已經比較重,再擠時間去看厚厚的書稿,對於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並不是輕鬆的事。但是我被張新蠶誠懇的態度所感動,加上對“文革”史特殊的專業興趣,我還是接受了這項委托,並主動承擔了核對史實和適當加注的任務。

“文化大革命”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20世紀中國最大的曆史之謎,同時又是花費了高昂代價而獲得的曆史經驗教訓的豐富寶庫。曆史之謎需要集各方之力去逐步破解,豐富寶庫也需從各方麵加以總結。而二者的共同前提,就是要把握充分而真實地體現那一段曆史的第一手資料。因此我花了較長的時間看完了《家國十年1966~1976》,並就史實和人物等方麵新增和修改了30多條考證和注釋(有關電影、戲劇和文學作品等方麵的注釋是何鎮邦先生寫的,不敢掠美)。

2.真實而生動的佐證

如何評價《家國十年1966~1976》呢?我感到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角度,就是從一個遠離政治鬥爭中心的偏遠中等城市的一位初中女生的實際出發—北京的紅衛兵已經“殺向社會”,鬧得天翻地覆了,而張新蠶這時剛剛參加紅衛兵;毛主席從1966年8月18日開始八次在北京天安門接見紅衛兵,而她11月才到北京參加受閱,隻是趕上個尾巴;紅衛兵徒步長征,她隻是就近,在地區之內;全麵奪權和大打派性仗的“全麵內戰”,她沒有參加,如此等等。這就是說,從研究“文革史”或“紅衛兵史”的角度,要求這本日記提供重要史實是不實際的,在某些方麵和某種程度上,“日記”體現了地區差異造成的運動的滯後性,但畢竟對北京當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是一種滯後的減弱的回響,因此在今天看來,作品就具有十分真實的可讀性和相當大的作用力。

再有,“文化大革命”是個十分複雜的大事物,是一個矛盾錯綜交叉的綜合體,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麵,也包含著被席卷進來的億萬群眾和諸多層麵,因此需要從多方麵去加以研究,而《家國十年1966~1976》則提供了可供多個層麵剖析的典型。都是哪些層麵呢?我認為主要是中學紅衛兵、下鄉知識青年和大學教育等思想狀態的層麵,可否說在這三個層麵,《家國十年1966~1976》具有相當的代表性。

何鎮邦先生說:“《家國十年1966~1976》最重要的認識價值在於作者向我們生動而樸實地記述了‘十年文革’從發生、發展到結束的全過程,從而留下了‘文革’的側影和腳印;另一方麵,也讓我們看到在那動蕩和狂亂的歲月裏人們是怎樣生活和思考的……”這個評價,我認為是中肯的,深刻的。在中國大地肆虐了20多年的“左”的思潮,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確實殘害了幾代人的心靈,留下了難以在短時間裏完全消除的陰影。

《家國十年1966~1976》從多個側麵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剖析的典型,她既是一部厚重的書籍,同時又是十分難得的社科研究資料,同時也為我們總結思想教育方麵的曆史經驗,提供了一份真實而生動的佐證。因此,它的問世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值得慶賀的。

2009年5月5日

於大有北裏中央黨校宿舍

1966年11月1日 星期二

昨天我懷著極其迫切的心情,來到了日日夜夜想念的北京。沿路,我看到處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不禁感到非常愉快。一路上,工人、農民、小學生都熱烈地和我們招手,使我看到我國人民是多麼團結,多麼熱情啊,他們給了我無限的力量。當我們坐上飛快的汽車,經過天安門,我看到了毛主席像,我似乎覺得毛主席正在天安門城樓望著我們,那喜悅的心情就甭提了。【王海泉點評:作者去北京是參加“革命大串聯”活動。當時四平市有大中學生3.5萬人,其中有2萬多人外出串聯,多去京津滬等地,遠至延安、青海、西藏。當時紅衛兵串聯乘火車、輪船,不用買票,各地都有紅衛兵接待站,吃飯住宿不花錢,有的還發給鞋帽等衣物。】

1966年11月4日 星期日

永生難忘的1966年11月3日。【金春明考證:1966年11月3日,毛主席第6次檢閱紅衛兵。當時外地來京的石灰按規定在北京的逗留時間為4天。同時,可以免費乘座火車,吃、住由北京市安排,飯費從國家財政中開支,個人按定量交糧票。】

昨天毛主席接見了我們。

早晨我們懷著對毛主席無限熱愛無限信仰無限崇拜的心情,帶著千萬個人的紅心,從早晨3點就起來,頂著星星去見我們日日夜夜想念的毛主席。有五六個八九歲的小姑娘拿著主席語錄站在路旁,好像早就等待著我們了。當我們經過時,聽到她們高聲朗讀毛主席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成千上萬的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聽!紅衛兵隊伍中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想,她們從小就熱愛毛主席,積極宣傳毛澤東思想,長大後一定會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當我們經過天安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45分了。我踮著腳尖,仰著脖子,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瞪著濕潤的眼睛,張望天安門。我緊張地盼望能看清毛主席,我隻覺得毛主席走向西側後又走了回來,隻見他擺著手向我們召喚,幸福的時刻終於來到了!我還聽到了陶鑄同誌的講話:“同學們,我們這次……”還聽見了周恩來總理的講話:“……好同誌好同學好戰士……”,語音是那樣的親切。

晚上,在回來的路上,又有小朋友把早已倒好的水送給我們喝,我心裏一個勁地讚許他們。

有一件事是我終生難忘的:

見到毛主席之後的那天晚上,我忘記了原來的住處,迷路掉隊了,一直迷迷糊糊地走到了半夜11點來鍾,我來到北京市西直門外索家墳20號。我往住處打電話,沒有打通,在萬般著急中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這時有一位值班的男同誌熱情地詢問我出了什麼問題,並讓我進屋來談。他給我倒上一杯水,又搬來椅子讓我坐,最後問清楚了,便用車子把我一直帶到原來住所的大門口。當時我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隻說了句“麻煩你了,我得向你學習!”直到寫這篇日記的時候,才想起當時忘記問人家叫什麼名字了。但沒問名字我也知道,這是黨和毛澤東思想哺育的結果,歸根到底,應感謝黨,感謝毛主席他老人家。【張頤武點評:本篇“迷路的體驗”讓人感到溫暖。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一些美好和明亮的東西。】

回想昨晚問路的情況,使我想到毛澤東時代的人民都是那樣可尊可敬。不論是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民警,人對人都十分熱情。特別是我親眼看到各個路口的解放軍主動關心迷了路的人。還有一個人(大概是工作人員)聽到我在問路,主動上前向我耐心地講解。總之,1966年11月3日,讓我度過了永生難忘的一天一夜。

1966年11月7日 星期一

今天在北京師範大學看了大字報,什麼“吃小虧占大便宜”,“大河有水小河滿,鍋裏有了碗裏才有”(公為了私),“個人利益也是需要的”等等,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認為是資產階級變賣的黑貨,應予徹底批判。

昨日聽了留蘇學生的報告,使我們又好氣又好笑。蘇修領導竟然造謠,說我們國家文化大革命如何如何,說紅衛兵是小孩子的組織,成天打罵老年人……當我國留蘇學生指問對方:“你知道我國文化大革命的意義嗎?”他們回答說不知道,於是造謠就被及時地揭穿了。蘇修領導雖是這樣,但蘇聯人民卻無比熱愛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他們說:我們相信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一定會插在莫斯科。毛澤東不但是你們中國人民的領袖,也是我們的偉大領袖。他們講述說,蘇聯人民如果有一點對政府不滿的情緒,就會被抓進監獄……

又看了有關列寧的電影。高爾基問列寧:“是不是太殘忍了?”後來他終於明白了,奪權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對敵人殘暴,那他就要專你的政。所謂仁慈,是完完全全的謬論。

1966年11月8日 星期二

今天在北京師範大學看了大字報和一些傳單,使人氣憤的是,有人說:“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東西,就是毛澤東思想也還要不斷地發展,必定還要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這段話的意思純粹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汙蔑,【張頤武點評:這個提法沒有錯,也符合毛澤東的指導思想。但在個人崇拜思潮的毒害下,卻被認為是“汙蔑”。】是明目張膽地宣揚毛澤東思想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也可以懷疑。有一個人還說什麼:“要砸爛共青團,連黨也算上,該砸爛的就要砸爛。”我們要大聲警告:誰敢動黨的一根毫毛,定讓他見閻王!

1966年11月9日 星期三

這幾天來京學習,使我增加了對毛主席的熱愛。他老人家為革命獻出了6位親人。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們生活幸福,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毛主席毫不含糊地舍棄了自己的家庭和親人。這就是我們偉大領袖的高尚品質和對待革命事業的態度。

我國建國已17周年了。在這17年裏,要不是我們偉大領袖掌舵,無產階級專政就要丟失,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就要複辟。當我們聽到毛主席暢遊長江一小時,聽到毛主席還要繼續接見革命師生,毛主席身體這樣健康,不禁使我聯想到若幹年以後的幸福景象—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正土崩瓦解,共產主義正一步步地向我們走來,世界被壓迫人民會更快地得到解放……隻要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就能無往而不勝!

196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最最最……幸福的日子

今天下午約3點多鍾,我第二次見到了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金春明考證:1966年11月11日,毛主席第7次接見全國各地來京的師生和紅衛兵,這次接見,毛澤東改乘敞篷車進行了檢閱。】當時我看到毛主席個兒很高,沒有戴帽子,穿著大衣,站在汽車上……真是魁梧極了。我興奮地大聲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當時我隻覺得身上不知從哪兒來的那麼多暖流,渾身熱呼呼的,心直跳……毛主席的車“飛”一樣地過去了,我“責怪”車開得太快了,毛主席呀,再來一次吧!我們高興得直喊:“我們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身體很健康!”呼口號,唱歌,也不知為什麼,喊也喊不完,唱也唱不盡,興奮的心情真是令人終生難忘。

毛主席乘坐的車子開過去了,我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總懷疑這是否是真事。但每當細細地回想,是真的,毛主席跟畫像上一模一樣,自己的眼睛沒有花。【張頤武點評:一種超常的體驗,置身群體興奮中的激動。】

我離毛主席僅不到10步遠,現在越想越高興,心裏一個勁兒地說:“我太幸福了,太幸福了,我還是第一次嚐到這樣甜美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