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過程中,我必須應付幾種主要的恐懼——害怕被拒絕、害怕無法勝任、害怕要依賴他人。我的身體少了標準配備,這件事並非我的想象,然而父母常常提醒我,不要一直注意我所缺少的,而是要把焦點放在我所擁有,以及我能創造的事物上——隻要我敢追隨我的想象力。他們說:‘你不能讓恐懼支配你的未來。選擇你要的人生,然後全力以赴。’”
不論你是孩子還是成人,大大小小的恐懼會一直伴隨著你的一生。你可能會在恐懼中畏縮不前,或是淡定地分析自己的恐懼,找到克服它的辦法。發現恐懼,正視恐懼,製伏恐懼,不要一味地讓恐懼遏製你的決定,支配你的未來,你一樣會擁有圓滿而積極的人生。
把恐懼變成朋友
尼克·胡哲剛剛進入演講領域時,是非常害怕的,因為無法預料自己的故事是否能吸引別人,別人會不會聽或是有別的反應,後來慢慢習慣了與觀眾相處。但是在成千上萬人麵前演講時,在別的國家演講時,他仍然會擔憂那裏的人會不會接受他,其他國家的文化是否與他演講的內容相衝突,他利用自己的恐懼幫助自己做更多更好的準備工作。
對尼克來說,恐懼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任由恐懼泛濫,而無法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人。
在尼克上學的時候,他的朋友蘿拉曾經直言不諱地問他:“誰負責照料你的生活?我說的是穿衣服、洗澡和上廁所這類事情。你的尊嚴何在?難道你不覺得這些事情不自己來有點奇怪嗎?”蘿拉的提問觸及了尼克心裏最敏感的話題,就是如何不成為他所愛的人的包袱。因為過於依賴父母,尼克會害怕父母走了,隻能依靠弟弟和妹妹照顧。
尼克決定正視這個恐懼,並積極處理它。因為有一天他也會組建家庭,他可不希望老婆必須拎著他四處跑。於是他和父母開始集思廣益,設計一些新鮮的玩意兒讓他能夠自理。父親把洗澡蓮蓬頭的旋鈕改成可以用肩膀推動的控製杆,母親把給皂器改成醫院手術室用的腳踏式泵,這樣尼克踏在上麵就可以擠出肥皂和洗發液。
恐懼的存在,並不是要把我們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如果你善待恐懼,把它看作戴著恐怖麵具的朋友,把原本是負麵的情緒轉化成行動的正麵能量,反而能幫助你更好地成長。
害怕在大庭廣眾麵前發言,害怕黑暗,害怕無法獨立,害怕得不到愛,每一份恐懼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也許在恐懼剛剛發生的時候,你會噤而不言,或是畏縮躲避,這都很正常。但沒有必要讓它一直壓迫著你,慢慢地你會習慣並分析你的恐懼,看看有沒有辦法克服它,辦法總比問題多,當你換一種方式行動的時候,也許你會煥發出新的能量來。
很多時候,恐懼隻存在我們的想象裏
尼克·胡哲不是一上來就這樣成熟而睿智的,在年幼的時候,他也有看似可笑的恐慌,但他總能很快就學到教訓。
小時候尼克最怕打針,因為他的屁股離地麵比較近,打完以後非常痛,往往一整天都沒法走路。有一次為了逃避打針,他在醫院大哭大鬧,引得其他小朋友都鬼哭狼嚎地吵著要回家,結果是來了更多的增援人員,合力夾著他,當他們把針頭紮進尼克的屁股裏時,尼克還在驚恐地扭來扭去,針頭紮歪了又要重新紮進去,他的尖叫聲讓停車場裏車子的警報器全響了起來。這天,尼克沒有控製好自己的恐懼,結果是打完兩針後,兩天不能走路。
但這之後,尼克再也沒有被打針嚇得屁滾尿流。
恐懼就是這樣張牙舞爪地撲過來,也許第一次你會驚恐失態,就像看牙醫、做手術、參加考試或麵試一樣,但是經曆過了,你會發現它們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所有人都有恐懼,但是對於恐懼的態度,卻是衡量人是否成熟的標誌。如果你任由恐懼橫行,在想象中將其無限誇大,從而引發歇斯底裏的反應,那就是幼稚。看見自己的恐懼,理性地預估到最壞的結果,如果最壞的結果你都能應付的話,你就能控製自己的行動。
尼克在要見脫口秀天後歐普拉之前很害怕,於是他幽默地想:“跟歐普拉見麵嚇著你啦?她會怎樣?切斷你的手腳?”想到自己一直沒手沒腳,尼克就莞爾一笑,輕鬆上陣了。
恐懼很多時候存在於我們的想象裏,如果你想讓恐懼控製你的話,你可以任意想象出恐怖片一樣的情景,如果你不願意受製於恐懼壓迫的話,那麼,你肯定能找到製伏它的辦法,很簡單,切換你的想象空間,集中注意力幻想一個美好而真實的情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