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行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15.不做難明之想,不做難明之事(1 / 1)

第一章德行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15.不做難明之想,不做難明之事

【原文】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病受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

【注釋】昭昭:明亮、光明。

冥冥:夜晚、黑夜;暗處。

【大意】肝有病,會導致視力下降;腎有病,會導致聽力下降。病生在人看不見的地方,但其症狀卻都發作於人都能看得見的地方。因此,君子若想在明處不被人找出錯誤,那麼,就必須首先在背地裏不做錯誤的事情。

俗話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事實上也未必盡然。做了很多壞事而不為人知的情況,多了。再說,有的錯事,等人們知道了,當事人已經死了好多年甚至上千年了,知道了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真是做了壞事就都能讓人知道,那這個世界上還哪裏來的罪惡呢?

因此,不要相信這句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說教。不然,我們就會把那些沒有被證明有罪的人都當成好人,稀裏糊塗地在台下給他拍巴掌。

不過話又說回來,做了而不被發現,這也隻是個可能,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人家做了沒給逮著,你做了就可能立時犯案。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一旦有了齷齪、邪惡心思,首先你的心理就已經開始異化,平日裏表現在臉上也是肯定的。人們可能不清楚你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根據你的形容神色會對你有個評價。好色者目光如蠅,竊物者神色如鼠,這是真的。

所以,人若想活得舒心,那就不要在背地裏生見不得人之念、行見不得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