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做得多不如做得好(2 / 2)

現代社會是一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任何一個企業想要在爭中獲勝,都需要有正確的經營方向。一般來說,高明的決策者不會不分輕重,把有限的資“天女散花”般搞小而全,而是會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抓住一個商機帶動全局。企業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憑借拳頭產品打出名氣後,再視自己的能力去兼顧拓其他方麵的業務。但一般而言,就是新拓業務也應在行業領域內,盲目開拓尚不熟悉的領域,可能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同行中出類拔萃

兩隻兔子在森林裏散步,白兔子的鞋帶有些鬆散了,它也懶得管,依然悠閑自得地往前晃晃悠悠。

灰兔子好心地提醒說:“你真懶,把它係上不好嗎?”

“又沒有什麼猛獸趕來,急什麼?”

“為什麼要有猛獸追趕你才會係鞋帶呢?”

“那個時候我就會跑得快啊!”白兔子說。

灰兔子半開玩笑地說:“我不是要跑得快過猛獸,我是要跑得快過你。”

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競爭就是這樣殘酷無情。現在的人們都麵臨著激烈的競爭和迅猛的變數,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要素。

波音公司創立後的一段時間,主要是靠製造戰鬥機、訓練機來發展業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音公司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時代。當時美國空軍要求製造多引擎轟炸機的時候,一些飛機製造公司都把多引擎詞解釋為雙引擎,唯有波音公司雄心勃勃地突破技術難關,設計出了四引擎的巨型轟炸機。“空中堡壘B-17”就是該公司的傑作,數年間就生產了12731架,在對德戰爭中發揮出了無比的威力,波音之名也由此讓世人知曉。

不久,波音又推出了B-29重型轟炸機,共製造了4000架,投下萬噸炸彈及燃燒彈,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的也是這種飛17機。因大量製造轟炸機,波音公司的業務得到了迅速發展。大戰末期,其營業額竟高達6.088億美元。波音公司因此被人稱為“不知後退的勇夫”,“像條野牛在向前狂奔!”

20世紀50年代起,波音公司又集中技術力量,研製並大量生產八引擎的超級空中堡壘B-52轟炸機,這種飛機在越南戰場上成了活躍的角色。

與此同時,波音公司著力研究噴氣飛機。他們認為,隨著世界形勢日趨向和平方向發展,除了製造用於戰爭的軍用飛機外,還應大力發展民用噴氣客機。

當時美國總統肯尼迪曾說:“蝸牛步子的航空事業,有損美國的威信。”美國政府決定製造超音速噴氣客機,估計需要資金45億美元,擬定僅由一家公司負責,由政府輔助90%的資金。

當時有不少飛機製造公司競相爭取這一生意,但激烈競爭的結果,唯有波音公司得到了這份任務,因為幾乎在同時,他們已投資1600萬美元在銳意研究了。1958年10月,他們首先推出了波音707,並立即交給泛美航空公司在紐約和倫敦之間的航線上試航。

當時,美國另一家大公司道格拉斯公司也積極競爭,決定迎頭上,但他們在時間上遲了整整兩年。1961年,波音公司又推出了波音727和737,使道格拉斯公司望塵莫及。當其他公司在拚命追趕之時,波音公司又推出了超大型噴氣客機波音747,這種飛機可載客490人,若改貨物可載1000噸。波音公司始終在技術領域中占盡先機,在航空界中一直占有絕對的優勢。

用後視鏡了解對手為什麼?為的就是超過他們,比他們做得更好!

在生意場上,我們說誰做“好”、某某公司發展“快”、誰“能幹”、誰“聰明”都是相對而言的,參照物主要是我們的同行,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每個商人都應隨時正確地知道你的競爭對手,可以減小很多壓力,節省時間和精力。

有些人吃虧就在於盲目地定下錯誤的目標,想以自身不可能達速度來發展自己的事業,想以高於其他行業的服務取勝,這絕對沒有多大好處。一旦你在相反的方向上用錯了勁,就有可能浪費很多精力,甚至功虧一簣。

真正的捷徑是在競爭中,把目光放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上,把心思放在如何對付同行業的競爭上,要比他們做得好,顯示出你的出類拔萃。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客戶選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