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橫擋住道路的騎士以及他們手中張開的弓箭,聯軍騎兵明白,原來對方以前並不是逃離,而是有計劃的行動。
麵對如此處境,惶恐徹底消磨掉了聯軍騎兵的鬥誌,許多人開始在包圍圈中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亂撞,不知應該如何應付。
此時,大秦軍已經停止了放箭,隻是從四麵將聯軍騎兵緊緊困住,每個戰士皆是引弓待發,隨時都能將手中的利箭射出。
一個武將模樣的軍官從大秦士兵身後催馬走到隊前,向被圍在中央的聯軍士兵喝道:“聯軍士兵們聽著,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抵抗是沒用的,你們隻有放下武器,才是唯一選擇,我軍優待俘虜!”
隨著那個將軍的喊聲,四周的大秦將士一起呼喝道:“繳械不殺!”
雄壯的聲音令圈中的聯軍士兵心驚膽顫。
一個聯軍士兵顫抖著舉起雙手,將兵器遠遠地拋開,翻身跳下馬背,屈膝跪倒,趴伏地上。
他的動作,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像傳染病一樣迅速在聯軍騎兵中蔓延開去,包圍圈中很快就再也看不到一個騎在馬背上的士兵。
那個將軍大手一揮,大秦的士兵們立刻收起弓箭,緩緩靠上前去。
大章村十裏外的平原上,同樣進行著一場戰爭。
戰鬥進行的不是很激烈,雙方陣壘分明,一攻一守。不過,攻擊來自人少的一方,而人多的一方卻是防守的一方。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畫麵,其實也並不足為奇。
攻擊的一方正是來自大秦軍團一師二團的上萬名官兵。他們借助大隊人馬的掩護,成功地避過敵軍的視線,悄悄潛伏進入大章村,在村裏埋伏下來。
按照原定的計劃,他們是要在敵軍騎兵遠離之後,再行出擊,任務就是拖住敵軍的大隊步兵,不讓他們去支援前麵的騎兵。
沒有料到,在等待騎兵遠離的時間裏,他們竟意外等來了聯軍指揮部的到來。
對於送到嘴邊的肥肉,二團團長淩嵐風也沒客氣,以突襲的方式打掉了敵軍指揮部,並趁勢出擊,對敵軍大隊進行襲擾。
三國聯軍的大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缺少騎兵,機動力不足,而對方隻是在遠處使用弓箭攻擊,並不上前接戰,他們的弓箭射程達不到,追又追不上,隻能被動防守。尤其是當他們得知,盧飛鵬等聯軍高級將領已經身死之後,軍中許多將領心存疑慮,擔心已經落入對方算計之中,吵著要退兵,軍中形成不了統一指揮,已呈現分崩局麵。軍中兵卒也被搞的暈頭轉向,人人思退,無心再戰。
幾次前撲欲與對手接戰不成之後,聯軍大隊終於失去耐性,開始由刀盾兵掩護著緩緩後撤。而淩嵐風則指揮著部隊尾隨窺視,聯軍士兵稍有懈怠,就會被冷箭射死、射傷,令他們不敢再有鬆懈,大隊的行進速度也被延緩。
眼看日已西垂,聯軍步兵才退出了七八裏地,無奈之下,隻得令全部刀盾兵在外圍布成防線,其他人則在刀盾兵的保護下建造營柵,準備建立大營休息。
淩嵐風指揮手下騎兵襲擾了一陣,見成效不大,而敵軍的營寨也將要完工,就留下少數人監視敵軍動向,自己率大隊跟負責打掃戰場的吳奇等一千多步兵會合後,一起返回大章村。
而此時的大章村,一反幾日來的沉悶,顯得熱鬧非凡。
今天近午時分,他們親眼見到有大批的夏國軍和大秦軍從村邊馳過,身後還有大量的三國騎兵追趕。張慌得村民急忙返回家中躲避。沒成想,卻有一股大秦軍也悄悄躲進了村莊。這使他們很是心驚,唯恐戰鬥會在村中展開,自己的家園被毀。
好在這股秦軍的行動並未被人察覺,三國騎兵尾隨著秦夏大隊人馬漸漸遠去,村莊並沒有被人襲擾。
而接下來的一幕,就叫村民們既驚奇又擔憂了。驚奇的是,這些騎兵很勇猛,隻是瞬間工夫就將三國一支五千來人的小部隊擊垮,並乘勝追殺出去;擔憂的是,這些騎兵人數並不很多,也就萬人左右,而三國騎兵逃走的方向似乎正有大隊人馬行來,他們就這樣追上去,豈不正好與對方大隊相撞?到那時,他們就算再勇,也是好漢難敵人多,勝敗恐怕很難預料。萬一他們若是戰敗,自己的村子恐怕也會遭到血洗。
懷著這種忐忑不安的心情,許多村民都爬上房頂,站在上麵向幾裏外的戰場嘹望,隨時準備著在情況不妙時,立刻全村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