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張世傑就像後世的北洋水師一樣,放棄控製入海口的戰略決策,把全部兵力收縮到港口內,主動讓人關門打狗。更傻到家的是,他又把焦山戰術搬出來,把所有戰艦都用鐵索連結到一起,千艘艦船頭朝裏尾朝外,組成龐大方陣,丟掉機動性,擺出一副挨打的鴕鳥架勢。
更糟糕的是,張世傑又當了馬謖:忽略了飲水。雖然幹糧足夠,但沒淡水供應,每天都需要兵士到岸上運輸淡水。張弘範很快發現這個致命缺陷,馬上切斷了這個取水通道。
南宋小朝廷家底不比前來進攻的元軍薄弱,而且還占優勢。1000餘艘戰艦,20多萬大軍。而元軍隻有500多艘戰艦,3萬左右軍隊。
張弘範先想來個火燒赤壁,但是宋軍艦上糊滿了爛泥巴,火攻難以奏效。又逼迫文天祥寫信去誘降。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張弘範下令先圍困。宋軍口渴得受不了,隻得喝海水。那時沒有海水淨化技術,越喝越渴,腹瀉不止。
二月初六,元軍總攻。宋軍早已吐的回身乏力,難以抵擋如狼似虎的元軍進攻。戰鬥到黃昏時分,全線崩潰。張世傑這時才想到砍斷繩索突圍,早幹嗎去了?
但是小皇帝的座艦龐大難以掉頭,眾船阻塞,動彈不得。張世傑派小船前來營救,但是陸秀夫擔心元軍化裝前來,拒絕上船,張世傑隻好保護楊太後突圍而去。
悲壯殘酷,撕裂肺腑的一幕發生了:陸秀夫揮劍將家人趕進海裏,然後對小皇帝趙昺說:國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君主當死社稷。德佑皇帝被俘,遭受的屈辱,陛下別再遭受。
小皇帝趙昺微笑著說:感謝三百多年來為大宋效勞的所有愛卿們,如今王朝氣數已盡,輪到寡人為社稷而死。我們來世再見,永別了!
陸秀夫背起宋末帝趙昺投入波濤洶湧的冰冷大海。
1279年3月19日,綿延319年的大宋王朝在狂風暴雨中,徹底落幕。
皇帝與宰相殉國,大臣、軍民們紛紛仿效,縱身跳海,至少有十萬之多。
楊太後聽說宋末帝歸天後,嚎啕大哭,轉身投海。誤國庸將張世傑的戰艦被狂風巨浪掀翻,罪臣葬身魚腹。文天祥最終被俘,堅決拒絕讓他出任宰相的誘惑,英勇就義。
從宋高宗趙構到宋末帝趙昺,共立九帝的南宋從此徹底滅亡,壽數153年。
北宋和南宋統稱宋朝,這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政治最開明、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文化最昌盛、民眾最自由、生活最悠閑、日子最舒坦的朝代。英國著名史學家湯因比無比向往地說: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活在中國的宋朝。
四大發明中的三樣出自宋朝: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文化成就燦爛絢麗:文學、理學、史學、藝術以及科技領域碩果豐厚。熠熠生輝的風範大家如星河璀璨:範仲淹、二程、朱熹、歐陽修、蘇東坡、司馬光、李清照以及沈括等。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可惜文明進程被蒙元鐵騎切斷,刀鋒上文明難以持久。那些宏偉成就,那些大師級別人物,以後還能有幾多誕生?
昆明大觀樓“天下第一聯”,揭示的入木三分。特別是下聯,耐人尋味:
上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隻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