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攀交情(2 / 2)

樂進果然暴跳如雷,怒吼道:“放屁!如此奸商,正該將其當街斬首,糧食充公,卻怎能令他逍遙法外!末將這就帶兵前去,將他抓起來。”

荀彧早看出陳群的目的,連忙擺了擺手,說道:“樂將軍稍安勿躁,這個姓糜的商人,咱們現在還動他不得。”

樂進雖然敢對著陳群大喊大叫,卻不敢對荀彧無禮,因為他很清楚荀彧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隻得拱了拱手,說道:“不過是一個南邊來的奸商而已,荀先生何以對他……”

荀彧搖了搖頭,說道:“你們都欠考慮了。這個姓糜的商人既然可以從汝南弄來這許多糧食,必有他的門路。而主公缺糧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短時間內恐怕也沒有辦法可以得到緩解。所以,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這些機會,保住這樣一個穩定的糧食來源。”

對於他不敢動糜芳的真實原因,荀彧自然不會在這裏公開,否則對於士氣將是一個不小的影響。不過,荀彧找的這個理由也是冠冕堂皇,不由人不信。

樂進果然安靜了下來,雙手抱拳說道:“是末將魯莽了,還望先生勿怪。不知道先生可曾與那人談妥此事?”

荀彧歎息道:“荀某也是數次登門求見,那姓糜的商人卻隻是百般推托。到現在為止,荀某還未曾見過他一麵,又何從談起?不過,荀某聽他話裏的口氣,隻有相熟之人,他才肯見麵。不知道諸位可有誰能夠與他攀些交情?”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是連連搖頭。他們都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趕去了客棧,還不是同樣碰了個不軟不硬的釘子。如果他們能夠和這位姓糜的商人攀上交情,那還不早就將糧食買過來了,要知道,這批糧食一轉手,那就是大筆的收入啊。

荀彧又轉向董承、孔融等人,拱手問道:“不知道諸位大人可有良策?”

這些人有的是跟隨劉協逃難過來的朝廷重臣,有的是地盤被曹操占了,隻得來濮陽任一閑職,都不受曹操的信任,平常議事的時候,根本輪不上他們插話。但是,今天卻不同,因為糧食的問題太過緊急,荀彧也不得不集思廣益。

隻是董承等人既無實權,又受到曹操的排擠和監視,哪裏肯真心幫他著想,都是埋了頭一言不發。

荀彧長身而起,說道:“看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了。樂將軍,你即刻起帶兵在濮陽城中,挨家挨戶搜集軍糧,有藏匿糧食,拒不繳納者,當場格殺!”

卻聽一人慌忙說道:“荀大人,萬萬不可!”

荀彧抬頭一看,卻是孔融,不由皺眉問道:“那麼文舉先生可有什麼良策?”

孔融本是北海太守,曹操占了北海以後,將他帶到了濮陽,讓他做了將作大匠,其實隻是一個閑職,並沒有任何實權。但是,孔融素來愛民,聽說荀彧想要強征軍糧,難免令百姓受苦,慌忙起身勸止,說道:“敢問荀大人,這位姓糜的商人究竟來自何方,如果大人知道,不妨明言,我等也好商量商量,說不定還真有人可以與他套個交情。”

荀彧本來就沒有打算強征軍糧,他身邊這一幹曹操的心腹,都是知道糜芳身份的,如果有人可以與他搭上關係,問題早就解決了,又何須在此商議。今天這場議事,之所以將董承、孔融這幫人請過來,就是想要借助於他們。

不過,荀彧並沒有將自己掌握的情報和盤托出,而隻是故作思考一番,說道:“荀某也不清楚他是何方神聖,隻聽說此人原是徐州望族,所以才有能力弄到這許多糧食。”

孔融沉吟道:“孔某曾經去過徐州,碰巧認識一位姓糜的先生,隻是不知道與他可有關係。如果荀大人信得過孔某,孔某願意前往一試。”

在濮陽的這些時日,孔融很少參與政事,平日裏隻是談詩說文,而他又生性清高,不屑於為了糧食的事情奔波,所以並沒有去客棧拜訪過糜芳,如今為了城中的百姓免受其苦,隻得硬起頭皮討這份差事。不過,他自己心中並沒有抱什麼希望,也隻是試著碰碰運氣而已。

但是荀彧卻是臉色大喜,欣然應允,並且朝孔融深施一禮,說道:“前線數十萬將士和城中百姓,全拜托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