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小心翼翼的話(1 / 2)

人這一輩子要花兩年半的光陰,也就是平均每天一個小時,共計九百多個小時,都用在侃侃而談上。

這些話包含著欣喜、悲傷、理想、感慨等等。有失意後的閑愁萬種,得意後的誇誇其談。有因生活、事業以及和感情相關的油然而生,也有攻擊、吹噓、閑聊與自己生活的毫不相幹。有些話說多了惹人煩,說少了不招人待見。有些話要恰如其分、肝膽相照。有些話笑裏藏刀、陰險毒辣。有些話卻無可奈何、肝腸寸斷。有些話發自肺腑,迫於無奈。

《增廣賢文》曰: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意思呢,是告訴我們要學習用“愛語”結善緣。很多時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話,就能給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氣,即使處於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溫暖。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如一把利劍,刺傷人們脆弱的心靈,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陣陣的嚴寒。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會說話的人,成功路上就少了許多羈絆,便會順風順水,處處左右逢源。而不會說話的人,像給自己築起了一道道圍牆,便會孤立寡與,人人避而遠之。

人們強顏歡笑,人們阿諛奉承,人們含淚露著笑,人們含笑流著淚,為得什麼?為得是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活下去,生存下去。那怕傷痕累累,那怕體無完膚。

這個世上,從沒有什麼公平可言。

一生下來,有些人是含著金鑰匙,有些人是裹著粗布衣。父母遺傳、時間地點、環境居所、人脈關係等等因素,就注定今後的生活和發展。既然早已注定,那能怎麼辦?隻能努力拚搏,絞盡腦汁去改變。

別以為你努力了就有了一切,別以為你拚搏了就能出人頭地。和人生、事業有關的外在因素太多,太瑣碎。你再怎麼努力,有些事物也求之不得。

從哇哇落地到蹣跚學步,從郎朗書聲到童年遠去,從懵懂無知到步入社會,所經曆的都是各種攀比。我們慢慢學會沉默,學會妥協。學會真誠的鼓勵別人,學會虛偽的譏諷別人,也學會了在出類拔萃中的得意忘形,學會了在自慚形穢中的忍氣吞聲。

因此,便有了朋友和敵人。

若論朋友,也分很多種。有誌同道合者,肝膽相照者,風雨同舟者,推心置腹者。更有貌合神離者,爾虞我詐者。隨著年齡增長,當牽扯到自身利益和事業,你會發現前者越來越少,而後者卻像敵人一樣在周圍如影隨形,時刻須戰戰兢兢提防,卻又不得不小心翼翼與之交際。

於是,我們又學會了敷衍,學會了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盡管言不由衷,盡管皆屬迫不得已。

真誠很可笑,可笑的是自己必須分清什麼時候該用真誠。否則,諸如傻、愚昧無知等等的話就按在了你的身上。

累嗎,為了家庭和生活,人們四處奔波,說不累那是假的。可能怎麼辦,世間的形態就是這樣,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想說就能說的。有時違心未嚐不是一種高尚,一種自我救贖。誰願意明知前麵是個陷阱,是個火坑,跳進去萬劫不複,還拚命的往裏跳?

這就是人世,這就是生活。生下來你就得活下去,活下去你就得虛偽和真誠並存。

我們在真誠中一次次爬起,在虛偽中一次次跌倒。經曆的多了,自然便釋懷了,也就隨風而屈,隨雨而棲了。就像戰場上對決的將軍,依仗自身條件,施展出平生所學,用各自詭計假象迷惑敵人。

有人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我想說:去特麼的,隻要成功,我甘願做個孤兒!

可殘酷的是現實,你並非天生孤兒,像孫悟空一樣,從石頭裏嗖地一下蹦出來。人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還有個天父地母呢。就算你是,也是後天才成的。所以,不管你認不認這位失敗的媽媽,他一直都在。所以,失敗也一直都在,要看你怎麼去化解。

我們隻能逆來順受,緊咬牙關往前走。那怕撞得頭破血流,那怕傷的肝腸寸斷。

這就體現出“說話”的藝術,你可以濫竽充數,可以弄虛作假,但不能不懂言談。對任何事物不追求精益求精,但必須追求博聞強記。比方生意應酬,比方情感工作,你不能一問三不知,不能不會隨聲附和。如是,那你的婚姻和事業,恐怕永遠難有理想的結果。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對技藝不求甚解之人,依靠伶牙俐齒,就能平步青雲。別嫉妒,別不屑,他們私底下不知挖空多少心思,才掌控說話的藝術。而那些德才兼備者,往往隻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