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7
劉榮從省裏開會一回來,李子民就把化工總廠鄭剛來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跟他說了一遍。末了他還說:“我看化工總廠的事,還真得采取些措施,如果弄不好,也許會出事。”
劉榮沉思了片刻,十分為難地對李子民說:“李市長,化工總廠的市長辦公會剛剛開完,會議紀要也剛發下去,我看還是按這個會議精神貫徹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如果現在馬上就改,一是對政府不夠尊重,另外……我看鄭剛他們來找,無非就是想多要點錢,多弄點貸款什麼的,廠裏不會有什麼大事的。我剛從省裏回來,帶回來非常重要的上級精神,企業改革,現在要有新的突破,對國有企業,可以出賣,鼓勵出賣,但還隻是內部消息,省裏希望我們能在這方麵有所突破,提前動作,給全省,乃至全國做出點樣子。這可是事關全局的大事,我想下午就開政府常務會議,傳達、研究和討論賣企業的問題。化工總廠的事,就先往後放一放吧,您看好嗎?”劉榮的態度很誠懇,但說話的語氣卻非常堅決。李子民明白,現在自己的身份已經變了,已經不再是市長了,而劉榮也不是幾天前的劉榮,位置的變化,也必須使自己的性格和態度跟著變化。他點點頭,“那好吧。”說完,他又問了一句:“所有的企業都要賣嗎?”
劉榮說:“上級也沒講那麼明確,到底怎麼辦,還要靠我們創造經驗。我看,都應該賣,都是包袱。國有企業的改革如果不動大的手術,搞大的突破,那是沒有希望的。我抓緊去布置,有想法,咱們下午會上討論。”
政府常務會是下午一點鍾在常務會議室召開的。這也是劉榮當市長以來主持召開的第二次會議,第一次會議主要是研究政府工作規則和領導同誌分工,這次要研究的是企業改革和春節前的工作安排。劉榮坐在橢圓形會議桌的正中間,過去,這個位置是李子民的。他的右側,是剛剛升任的常務副市長項懷理,他的左側,就是李子民,在剛排座次的時候,李子民曾提議自己坐在秘書長的旁邊,劉榮沒有同意。其他副市長也覺得把老市長排的太遠也不好,就都同意了這個排法。開會前,劉榮還在李子民的耳邊小聲地說了幾句什麼,大家就都以為是新老兩位市長都已經研究過了的。劉榮先把省裏的會議精神,特別是中央的精神一一向政府成員做了傳達,在談到企業改革的問題時,他特別強調地說:“在剛剛結束的人代會上,李市長代表我們政府,做了一個工作報告。這個報告在談到企業改革時,提出了一些辦法和措施,人民代表都表示讚同,人代會也一致通過了這個政府工作報告。但是我現在要指出,由於改革在不斷深化,中央和省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斷地出台,企業改革這一方麵,人代會的報告就顯得有些淺了,我在省裏的這次會議上就聽說,中央對企業改革要邁大步,除了中央管的一部分關係國計民生的大行業以外,其餘企業都要逐步放開,實行產權製度的改革,說白了,就是要賣企業。賣給誰?賣給能夠買得起的。這確實是改革的一個突破。在會議討論的時候,省裏的個別領導問我,你們襄漢市是個老企業比較集中的城市,你們的改革能不能走得快一些呀,給全省帶個頭呀,這是省領導對我們襄漢市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的高度信任和關懷,我們一定要帶好這個頭。先行一步,搞出一些經驗來。今天把這些想法和大家提出來,就是要大家共同商量,把企業改革,或者說是賣企業這件事搞得更好。”
劉榮講完以後,大家開始發言。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是剛剛在人代會上選舉通過,從縣委書記的崗位上提起來的,他對全市的工業情況還不熟悉,隻能做表態性的發言。他說:“剛才聽了劉市長的傳達,感到很振奮。對企業改革,特別是賣企業的問題,我表示同意和讚成。我剛剛到市政府來工作,情況不熟,特別是對分管全市的工業經濟工作,情況更是不熟,我要抓緊熟悉情況,在劉市長的領導下,把這項工作做好。”分管市長一表態,其他的副市長也紛紛表態,讚成改革,讚成賣企業。還有一位副市長提出,不僅工業企業要賣,商業、糧食、供銷和其它非工業企業也要賣。要在全市形成一個上上下下賣企業的熱潮。劉榮聽了十分高興,對各位副市長工作的緊密配合表示滿意,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等所有副市長都講完了,他要做總結了,他卻說,“這個問題,還要請咱們的老市長,本屆政府的顧問子民同誌給咱們說一說,咱們政府定的重大問題,都要請顧問把關,我再說一遍,這個顧問,是省委任命的,不是我劉榮私自請的,以後這要形成個製度,政府顧問的意見,對政府決策是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劉榮的這番話用意十分明顯,就是把李子民抬起來,然後請他說聲同意就過去了。然而李子民的發言卻使他十分的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