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用真誠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2 / 3)

4.競選演講,將軍為什麼輸給士兵

美國內戰結束後,陶克將軍準備競選國會議員,他的對手是一名他當年手下的士兵,名叫約翰·海倫。兩人的地位懸殊太大,一位是戰功赫赫的將軍,一位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陶克將軍一定會毫無懸念地當選。競選演講開始了。陶克將軍滿腹激情,他慷慨激昂地說道:“在場的各位,還記得17年前那個激戰的夜晚嗎?我率領士兵到茶座山狙擊敵人,那可真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但我從沒想過退卻,因為我知道,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正義和自由,我願意付出所有,包括生命。我三天三夜沒合眼,血戰之後,我竟躺在樹林裏睡著了……”接下來是約翰·海倫的演講,他的演講顯然要樸實得多,他說:“親愛的同胞們,陶克將軍說得不錯,他在那次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確是一名偉大的將軍。我當時隻不過是他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和他一起出生入死。那次,他在樹林裏入睡時,我就站在他的身旁守護他。當時我攜帶著武器,飽嚐寒冷的滋味,但我打起120分的精神,時刻準備著用我的身軀為他擋著隨時會射來的子彈。我在心中說,我是一名士兵,我要保護將軍的安全……”當民眾聽完了約翰·海倫的演講,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他出人意料地贏得了大多數選票和最終的勝利。在競選演講中,陶克將軍列舉了自己的赫赫戰功,雖然言辭慷慨激昂,但卻給民眾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不能給人以親切、真誠的感受。而約翰·海倫隻是比陶克將軍多了一份樸實和親切,在心理上拉近了與廣大民眾之間的距離,所以他贏了。

5.誠者無疆

有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記者,從南方來到北京打拚,為了能采訪到中科院一位赫赫有名的院士,曾連續兩年給那位院士寫信要求采訪。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位年逾六旬的院士答應接受采訪。由於對北京還不太熟悉,記者在臨去前,特意打電話詢問院士老人該怎麼到他的工作間。老人想了想,說道:“這樣,你開車向西,過蘇州橋,人大,然後到中關村,在中關三橋調頭,把車停在樓下的院子裏,我在三樓。”記者邊認真地聽著邊飛速地記錄著各個地名,老人並不知道他是一個沒有車,甚至連租住的房子還是一間沒有暖氣的平房的人。打完電話,記者思忖著該如何轉乘公交車。終於可以采訪到老人,接待記者的是老人的助手。助手說道:“教授被你的真誠所打動了,說真的,他這十年來都沒接受過任何媒體的采訪了,因為從來沒有哪個記者會像你這樣連續兩年給他寫信要求采訪,會在兩年裏的每個節日給他寄送卡片。”聽著助手的話語,記者的眼睛開始有點濕潤了,沒想到老人還記得這些細節。之後,采訪順利進行,老人平易近人,對初出茅廬的記者提出的那些在他看來是低級、幼稚和初級的問題也一遍一遍地解說,甚至還邀請記者留下來一起吃晚飯。在最後,記者始終沒有向老人提起自己並不是開車來的,而是手捧著北京地圖一路換乘公交車而來。三年後,因為一個研討會,記者和那位老人又見麵了。老人還記得記者,兩人親切地交談著。會後,記者終於忍不住向老人說起了當年的窘境:“其實……我當時並不是開車去的,而是一路輾轉乘坐公交車而去的”,之後記者頓了頓,解嘲地說,“即使現在,我也還沒有車。”當老人聽完記者的講述,竟然站起來握住記者的手說道:“對不起,我今天鄭重向你道歉,為我的冒失……”記者從沒想到老人會是這樣的反應,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隻是慌亂地擺著手,請老人坐下。那次經曆讓記者有了頗多感悟,當初因為自己的真誠打動了老人,使他破例接受自己的采訪。而現在,老人竟然為自己一個小小的過失真誠地道歉,這讓記者倍加從內心深處尊重他,敬重他,並以他為楷模,就因為老人的真誠。人與人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隔膜,真誠可以化敵為友。寂寂無名的人,通過他可以更上層樓;功成名就的人,通過他可以使周遭的人受益終生。

6.一瓶啤酒的內涵

一位退休的老專家加入了一家剛成立的公司,正是因為他負責的技術開發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才使得這家新公司的產品得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的一杯羹,公司的發展一天比一天好。董事會很想表達對這位專家的尊重和愛戴,但是卻苦惱於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大家暢所欲言,獻計獻策,但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稍經推敲都毫無例外地被否定了。因為老專家並不是那種貪圖名利和享受的人,直到最後,有一個人的思路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他需要的是一份理解和真誠,隻要能表達大家對他的誠意就行。後來大家絞盡腦汁,想起老專家有喝酒的嗜好,於是會上決定每天午餐給老專家準備一瓶啤酒,並把這作為公司的製度堅持下來。這一堅持就是五年,從沒有一次例外。之後,有一個南方的大老板慕名找到這位老專家,想邀請專家加盟自己的公司,開出的條件是年薪30萬,但沒想到卻被老專家婉言拒絕了。問其原因,老專家坦言道:就為了一瓶啤酒!那位老板聽說了一瓶啤酒的來曆後,不屑一顧地說:“一瓶啤酒有什麼,我可以給你十瓶、一百瓶啤酒啊!”老專家十分生氣地說:“你連一瓶啤酒的內涵都不懂,我就更不能接受你的聘請了。”那位老板一臉的無奈和困惑,隻好悻悻地離開了。後來仍然不斷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卻都因一瓶啤酒的緣故,老專家從未動搖過立足本公司的信心和決心。有時候打動和吸引一個人的並非是多麼優厚的物質條件,而是別人給予的一份理解、信任、尊重和真誠。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心甘情願並能夠千方百計的想盡一切辦法,克服重重困難和挫折去做好一件事的原因。名利和享受的誘惑,在真心的付出麵前,顯得是如此的渺小。

7.兩美元

一位賓館的服務生接到客房中心508、409的退房信息,於是回應著會立刻去查房。服務生首先進入508客房,按照查房規範將房間檢查了一遍後,發現酒店物品均齊全,隻是在寫字桌上有客人丟的兩美元。於是服務生將查房結果報至前台,告知前台同事客人丟了兩美元在寫字桌上,請行李員過來取一下。之後服務生匆匆忙忙去了另一間房查房,檢查完畢後又來到了五樓詢問衛生管家行李員是否來取過錢,衛生管家說還沒有。於是服務生趕緊打開508房,拿起桌子上的兩美元毫不猶豫地走到樓下總台。到了總台,服務生發現508的客人正準備離去。於是急忙上前把兩美元遞給客人,“Excuse me……”不過客人回答說,那是他有意留下作為小費給服務員的。那個服務生連忙向客人表示,自己為客人提供的每一項服務都是應該的,並執意將錢還給了他。後來一位朋友問服務生為什麼不直接收下客人的小費,那是理所應當的,服務生這樣回答:“客人給小費是對自己服務的肯定,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的謝意。既然已經得到客人的肯定,一句感謝就已經足夠,沒有必要非用小費的方式來表達。”相信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服務生為人的坦蕩,這兩美元代表了一個人高貴的品質,也代表了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真情。

8.不喊冷的男孩

這是一個初冬的早晨,車到了一站停下,上來一對母女,母親牽著隻有五六歲的女兒,朝著車廂最後的座位上走去。車開了一段路程,母女倆便開始暈車。售票員見狀立即扯出幾個塑料袋,跌跌撞撞地走到車尾把塑料袋塞給了母女倆。很快,一股難聞的酸味充盈著整個車廂。由於車內是全封閉的,沒窗戶可開,售票員滿臉不悅地“咣當”一聲推開天窗。頓時一股涼風猛衝進來,車尾有幾個乘客終於忍受不了寒風,都擠到前邊去。母女倆明顯好受了些,但這時在車尾也隻剩下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孩和他的母親。大概十分鍾後,男孩的媽媽感覺到了冷,問兒子:“你冷嗎?”兒子搖搖頭。“真的嗎?”“真的。”過了一會兒,媽媽又問男孩:“兒子冷嗎,要不媽媽把天窗關上?”“我穿得厚,一點也不冷。”男孩肯定地說道。終於到了終點站,大家收拾行李下車。下車後媽媽發現小男孩的臉都凍成紫紅色的了,便嘮叨了起來:“你不是說不冷嗎?看凍成這樣。”男孩低聲地說:“媽媽,剛才後邊的那個暈車的妹妹還有那個阿姨,肯定比我受點冷更難受,所以……”雖然那一對暈車的母女已經聽不到小男孩的話,但正是因為世界上有了像這個小男孩一樣的人,一樣的替別人著想的愛心,這個世界才變得溫暖。也許許多真心的付出就這樣悄然消失在歲月深處,但這種美卻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這種永恒,就是人心底的真善美。

9.信任是最美的原諒

一位高級負責人員在美國一家商業機器公司工作,但一次工作失誤讓他損失了1000萬美元的巨款。對此這位高管人員愧疚不已,沉重的壓力使他精神緊張,終日萎靡不振。就在這件事發生後的幾天裏,董事長約翰·歐佩爾接見了這位高管人員,在辦公室裏,這位犯過巨大錯誤的負責人被告之將被調任同等重要的一個新職務。聽到這個消息這位高管人員一臉驚訝的表情,他不明白地問道:“董事長,我犯了如此嚴重的錯誤,您為何不把我開除或降職?”歐佩爾回答說:“如果我那樣處理的話,豈不是在您的身上白白花費了1000萬美元的‘學費’嗎?”在不到10分鍾的談話裏,這位高管人員既體會到了董事長給自己“另類”的深刻教育,同時也受到了極大的鼓勵,談話結束後,董事長的話語成為了他巨大的內在動力,他在新的起點上奮發拚搏,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為公司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誰都希望自己犯了錯誤之後能得到別人的原諒。然而有些人表麵上說原諒了對方,可實際行動卻處處表現出對對方的不信任。信任是最美的原諒,原諒別人就是信任別人,把他能夠做的事交給他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