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零六回 廖運周戰場起義 王近山反敵突圍(4(1 / 2)

正文-第一百零六回 廖運周戰場起義 王近山反敵突圍(4

再說徐州方麵。11月29日,劉峙率徐州剿總機關部分人員,轉移到了蚌埠。30日,杜聿明放棄徐州,率前進指揮部以及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3個兵團,向永城方向逃跑。12月1日,徐州解放,華野渤海縱隊奉命進占徐州不提。

且說11月24日,李達參謀長根據《中原軍區對淮海戰役後勤部署》的命令,將後勤司令部移駐商丘,統一指揮戰勤工作,建立了由魏崗分別至桃園集、臨渙集、龍山集三條運輸幹線,並成立了臨渙集、百善集兩處彈藥交付所;西二鋪、商口、張集、臨渙集、順河集4個糧食補給站;以及殷家廟、楊柳集、龍山集、桃園集4個傷員轉運站;將冀、魯、豫、皖解放區的糧食、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往圍殲黃維兵團的戰場。

這一日,李達收到劉陳鄧急需糧食和彈藥的電報後,心裏萬分著急。他打了好幾次電話給交通司令部,催問商丘至碭山段鐵路的修複情況,對方都回答說“正在搶修!”李達在司令部坐不住了,向鄧子恢副政委打了個招呼,就跳上吉普車向東奔去。

商丘至碭山段之間有3座鐵橋被蔣軍的飛機炸毀了。李靜宜副司令員和楊國宇副政委正在組織工人和指戰員,冒著敵機的轟炸掃射,奮力搶修鐵橋。交通司令部的防空部隊,架起20多挺輕重機槍對空射擊。

李達不顧敵機的轟炸掃射,察看了鐵橋損毀的情況,對李靜宜和楊國宇道:“前方急需彈藥和糧食,說啥我們也不能影響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啊!‘一切服從前線,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這個口號可是我們自己提出來的。現在,單靠商(丘)宿(縣)公路供應不上。水路呢,澮河、淝河等河水淺,又結了冰,行船困難,所以也供應不上。單純依靠人力運輸,是不能滿足前線需要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城市工人和社會各方麵的力量,依靠已經掌握在我軍手中的鐵路,實行緊急軍事運輸機製的轉變,保證把前線急需的彈藥和糧食,直接送到前沿部隊。被炸壞的鐵橋一定要在今晚,最遲明天上午修複,保證商(丘)碭(山)段順利通車!”

李達看了一眼盤旋回來的敵機,繼續道:“李副司令繼續指揮搶修鐵橋。楊副政委回去動員機關幹部、文工團員、勤雜人員,參加戰勤工作。另外,通知商丘軍管會,大力組織城市的汽車、三輪車、排子運輸車,搶運軍需物資。就是肩挑人扛,也要保證前線部隊的需要!”

說罷,李達跳上吉普車,向商丘奔去。

後勤司令部附近就是商丘兵站。這裏,各類物資堆積如山。馬車、牛車、三輪車、獨輪車,還有幾十輛卡車以及數以千計的民工,將兵站擠得水泄不通,人吵馬嘶,汽車轟鳴,整個兵站就這樣日夜沸騰著。

李達跨進司令部,鄧子恢端來溫在火爐上的飯菜,要他趁熱快吃。

鄧子恢拿起一疊調撥單道:“我們既然挑起了轉漕前線的擔子,就不能有絲毫的鬆懈。老李,商碭段鐵路的修複進行得怎樣啦?”

李達將茶水倒進菜碗裏蕩了幾下,喝了一口道:“沿途的鐵路被敵人破壞很嚴重。工人們將保藏起來的夾板、枕木、道釘都獻出來了;農民兄弟從幾十裏甚至百多裏外送來了自家的木料,十幾萬群眾晝夜不息地修路基,抬石子,運枕木,鋪鐵軌,那情景真動人啊!目前,通往碭山的3座鐵橋被敵人破壞得很嚴重,李副司令正在組織人力搶修,估計明天能夠通車。”

鄧子恢感動道:“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援,我們一定能夠奪取淮海戰役的勝利。單就保證淮海前線幾十萬部隊和數以萬計的俘虜,以及幾十萬支前民工的糧食供應來說,很難想象,解放區人民做出了多麼大的犧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