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九、起風了(1 / 3)

外傳-九、起風了

這天早晨,起風了。

風悄悄走進屋裏,把劉青叫醒。劉青怏怏不快地舒個懶腰,穿好衣服,咒著“該死的風”,走進棗園。“爺爺!”劉青尖脆的喊聲,驚得棗園的寧靜蝶兒蛾兒般紛紛潛逃,霧氣兒伸胳膊踢腿東躲西藏,羞得太陽紅著臉巴巴結結一個勁給劉青賠不是。劉青才不理它呢。劉青踏著悅耳的鳥叫,繞過鮮麗的花草,碰落一顆顆晶瑩的露珠,急著去尋爺爺。

劉青見爺爺在滴翠流綠的酸棗棵間正忙嫁接,眼裏好奇的火花乒地一閃問:“爺爺,教我嫁接棗樹吧?”

爺爺慈祥的目光像輕盈的羽毛撫摸著劉青嬌嫩的臉蛋說:“你剛來棗園,先給爺爺打下手,曬曬蚰蜒,適應適應熱天氣,再說吧。”

劉青從來都是說一不二,今天遭到爺爺的拒絕,嘴巴古嘟一下擰成紅紅的花蕾,牽得粉紅的耳朵劈啪亂跳,說:“不嘛,我這就學!”

爺爺笑綻一臉菊花紋,說:“你一邊給我打下手,一邊看我嫁接就是學嘛?”

劉青聽爺爺說得有理,便給爺爺打起了下手。劉青幫爺爺做一陣兒,感到有些累有些熱有些膩煩,就懈怠起來。

爺爺看見劉青那副懶洋洋的樣子,心說,劉青在這裏待的日子還長著呢,不能一上來就讓他厭煩,得不斷激發他的興趣。於是,爺爺有意轟起了一些螞蚱說,青青快捕呀。

劉青見了,精神一下抖擻起來,歡快地叫著去追螞蚱。那些螞蚱蛻變為成蟲還沒有懷籽,身輕矯健,颯啦啦一展翅就飛出老遠。劉青大呼小叫追著,捉一隻螞蚱用山草穿了,再去追另一個。

爺爺看見劉青興高采烈的樣子,趕快回屋拿來照相機,將劉青捕螞蚱的動人情景拍攝下來。爺爺的相機是省裏獎的,能一次成相。

劉青撲捉一陣兒驕傲地對爺爺喊:“看,我活捉了好多呀!”

爺爺說:“好,爺爺有酒肴了。”又說,“青青,今天的日記可以記成我為棗林除害蟲,一邊配上這照片,要多棒有多棒。”

劉青捧著爺爺剛剛給拍攝的照片,眉眼裏濺射出五彩的歡笑說:“啊,我給棗林除害蟲了!”他感到來山裏原來是那樣有趣!

盡管劉青興致高漲,爺爺見太陽已酷烈地轉到頭頂了,還是見好就收。他要循序漸進地讓劉青感悟苦的滋味,便領劉青到一棵綠森森的棗樹下歇了。

第二天,太陽一跳出山丫就顯出它的酷烈。它潑出的烈焰炙烤著劉青。劉青聞到了自己皮膚被烤焦的氣味。這才覺得爺爺的棗林裏不光有樂趣,還有許多艱難勞苦。

爺爺在流火的驕陽下,站成一株油綠的老棗樹,不躁不熱,心氣平靜地說:“今天,爺爺教你學嫁接。”說罷,爺爺就抑揚頓挫,語清意明地給劉青講起大雪棗嫁接的方法,靈巧敏捷地給劉青做著示範。

劉青隻得打起精神聽著爺爺講解,看著爺爺示範。他拿嫁接刀按爺爺的要求,想在酸棗枝上剝一個丁形口子搞嫁接;可是三劃兩剝,噌,刀子割著手指頭,紅紅的血咕嘟一下就冒了出來。劉青扔掉嫁接刀,哇一聲哭了。

爺爺臉上流淌著汗津津的關切,逮住劉青的小手,彎腰拔一棵七七菜揉出綠汁兒滴在傷口上。

劉青一見,忙說:“不,爸爸說這樣會感染的。”

爺爺哈哈笑道:“沒事兒的,爺爺常用這法兒消炎止疼止血。”

說著話,劉青看時,傷口的血真得止住了。

爺爺又將揉爛的一片七七菜葉貼在他的傷口上,再剝下一塊酸棗枝上的皮一紮說,好了,繼續幹吧。

果然,一會兒,劉青就感到傷處有一種涼爽噝噝地浸潤開來,疼痛很快霧一樣消散了。他又全力以赴地跟爺爺學起嫁接來。陽光無遮無攔地照曬他,直曬得臉上的汗水奔騰的泉水一樣流淌,直曬得他滿肚是煙,鼻子躥火,眼冒金星,一嘴幹渴。那一刻,有一缸水,他也能喝下。

劉青的焦渴爺爺心清肚明;但爺爺深知堅韌性是每一個人不可缺少的意誌品質。在艱苦的條件下鼓勵孩子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經得住考驗,是培養孩子具有這種堅韌性最好的途徑。於是,爺爺狠狠心說,青青最勇敢,堅持一下,學會嫁接我們再休息。

劉青隻得提頓精神,按爺爺的要求咬著牙又嫁接起來。他一低頭就是滿眼的金星,一低頭就有斷線珠子似的汗水滴澆在棗穗上。那棗穗就和著汗水牢牢接在棗枝上了。

棗林不僅有艱難勞苦,還有凶險會隨時出現。

劉青幫爺爺搞完棗苗的嫁接,又幫爺爺給棗樹鋤草。他正幹得起勁,不料,從草叢裏唰地躥出一條白練蛇。劉青在他們的自然課本見過蛇,在公園裏見過蛇,卻從沒見過大自然裏氣焰這麼囂張的蛇。那一刻,驚恐嘩一下跳上他的臉。他尖叫一聲,轉身就跑。誰知,那蛇高高挺起腦袋,斜著身子,貼著草稍,吐著紫色舌芯子,飛也似的追趕劉青。劉青嘶聲滴血地叫著,魂飛魄散地跑起來。

爺爺見蛇就要追上劉青,忙喊:“不要怕,是沒毒的蛇,拐彎,不要照直跑!”

驚恐使劉青大腦一片空白,他根本沒有聽清爺爺喊的什麼,隻是本能朝前跑。多虧棗林的幛子,逼著劉青陡地轉彎,向一邊跑去。那蛇一時拐不過彎來,叭唧一下撞在幛子上,跌落下去。

此時,爺爺正好趕到,捏著蛇的尾巴將它倒提起來。不料,那蛇一挺腰身,唰地纏住了爺爺的手脖子。爺爺叫一聲,迅疾地捏住蛇的脖頸兒,生氣地說:“你這小東西,太不夠朋友,敢嚇唬你的小哥哥,還對我不友好,青青快來把它給我拽下來,好好教訓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