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鶴為原型創作道具舞蹈,也成為激勵人們勤奮好學的一種民間舞蹈,每60年為一屆舉行大出鶴遊行活動。也有欣逢盛世,頻繁出鶴的。每次大出鶴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僅1931年的一次出鶴,就花費白銀過萬,火水生油論千斤計。

鶴舞所用的道具白鶴是以模仿白鶴的生活形態而創作,竹紮鶴身,外糊白紙,有布製的可以伸縮自如的脖頸。舞鶴人上半身藏於白鶴中,雙手鼓翅,雙腿作鶴腿進行表演。出鶴時,常以鑼鼓和廣東音樂《得勝令》、《賽龍奪錦》伴奏,十分熱鬧。鶴舞動作主要有走圓場、起飛上岩、覓食、修身整羽、立岩打瞌睡、與蚌同嬉、魚蚌相嬉、驚鶴捕魚等,後來又在原來鶴舞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增加了由女性扮演的蚌娘,與鶴嬉戲,名曰“鶴蚌相嬉”。近三十年來,還加上了兩個美人鯉魚燈,稱為金魚仙、赤鯉仙。形成了隆都地區家喻戶曉、獨具風姿的民間藝術,在中國民間舞蹈中獨樹一幟。

鶴舞的舞姿矯健俊逸,形神俱肖,非有相當國技功底兼身壯力健者不能勝任。出鶴時,還要伴以隆都方言演唱的鶴歌。鶴歌以七言四句為主,對平仄要求相對寬鬆,多即興口編而成。

舞壽星公與龜鹿鶴

這種舞蹈主要流行在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小三江鎮大獲村的民間娛樂表演活動。這種舞蹈不是單純的鶴舞,也不是以鶴舞為主的舞蹈,而是夾雜著其他動物的舞蹈,多人共舞,其中包括壽星公一人,靈童玉女各一人,舞龜一人,舞鹿二隻共四人,舞鶴一人。龜、鹿、鶴都用竹篾編織製紮,紙糊而成。

“舞壽星公與龜鹿鶴”一般是在春節期間串村過寨表演,寓意迎春接福,祈求五穀豐登,健康長壽。遵循流傳下來的表演程式:首先是壽星公踏著鼓點節奏率眾上場,邊走邊念一段開場詞;然後甩動“拂塵”(佛帚),這時靈童、玉女開始走圓場;壽星公接著用柳枝引鹿上場表演;而兩隻鹿則開始相互格鬥,難分勝負,壽星公不得不上前調和;此時龜與鶴也相遇,互相啄咬,鬥得也難解難分,壽星公又上前調解;這樣一合一分,經過多次表演達到高潮,最後由壽星公引領眾神物參加人間的踏青節去了。

三灶鶴歌鶴舞

三灶鶴舞分布在珠海市金灣區三灶,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曆史。它是三灶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模仿白鶴的神態動作,研究白鶴的生活習性而創造出來的民間舞蹈。三灶鶴舞演繹了仙鶴臨門、覓食、洗嘴、梳毛、休息、嬉戲、歸巢等七個過程,造型逼真,舞姿生動傳神,把鶴的特征表現得淋漓盡致,場麵歡快、熱烈、祥和。

鶴歌表演時配有鶴舞,伴有打擊樂,氣氛歡快而熱烈。由於曆史的原因,三灶鶴歌鶴舞民間藝人流失嚴重,表演一度中斷。近年來,三灶鶴歌鶴舞又重新走進人們的視線,這項民間藝術得到進一步挖掘、保護和發展。2003年應邀參加在韓國舉行的第三屆國際民族鳥類假麵舞大會民間藝術表演,獲廣泛好評。2007年,三灶鶴歌鶴舞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雄雞起舞,天下光明

我國古代特別重視雞,稱它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在前敢拚,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時報曉,是信德。所以人們不但在過年時用紙剪雞形,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古時春節在門窗上畫雞或者貼剪雞。晉朝人著的《玄中記》裏有講到天雞,說是當太陽剛剛升起,第一道陽光照到這株大樹上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所以春節所剪的雞,其家就象征著天雞。

有關雞的風俗很多,比如古代漢族有“殺雞”的歲時風俗,土家族稱踢毽子為“踢雞”的風俗,農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殺雞嚇鬼的風俗,山東一些地區有“抱雞”的婚俗,雲南大理地區的白族流行“雞米禮”的風俗,以及舊時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流行飲雞血酒的交際風俗等等。雞在人們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可見一斑。廣東德慶縣和珠海地區流傳有雄雞舞和鳳雞舞,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表達了人們對雞這種動物的喜愛。

德慶雄雞舞

德慶縣大雄雞舞非常有特色。德慶雄雞造型逼真而誇張,渾身鮮紅,神態昂然,逗人喜愛。雄雞舞不僅外形別致,表演也有自己的特色。表演時,每隻雄雞由一人裝扮舞耍,雄雞覓食、理身、亮翅、歡躍等動態,無不表現得惟妙惟肖、形神兼備,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雞是農家的寵物,農家總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雄雞舞的起源也來看顧百姓的良願。傳說德慶縣的先輩早年居無定所,人畜不旺,頻繁遷居。當他們搬到德慶武壟後,見到一隻又大又靚的大公雞,人們突發奇想,便用竹篾棉布紮製起大雄雞,當擂起鼓、吹起嗩呐繞村舞耍一周後,這裏成了安居樂業的好地方。自此當地人視雄雞為吉祥瑞物,有每年舞雄雞的習俗。

珠海鳳雞舞

鳳雞舞又叫“耍鳳雞”,其前身為鳳舞、雄雞舞。起源於明朝,盛行於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鳳雞舞。鳳雞舞道具用竹篾做成,外形似雞,全長175厘米,全身用仿製羽毛覆蓋,色彩有紅、黃、綠、藍等。舞動時,不用鑼鼓指揮,而是用有節奏的哨聲指揮。

鳳雞舞不受場地和季節限製,可隨時隨地進行表演。它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金雞探望—金雞戲水—金雞梳妝—金雞尋寶—金雞瑞步—金雞起舞。整個環節表演完,不斷重複以上程序,最後是:尾聲—退場,結束活動。鳳雞舞集體育、舞蹈、美學與童趣為一體,動作既優美又穩健,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