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如今的年輕人很難體會到挨餓具體是什麼滋味。唯有經曆過下鄉插隊的生活之後,我才真真切切體驗到“忍饑挨餓”這一詞的真正含義和分量。我是六十年代中期高中畢業的,一般稱為“老三屆”。我們老三屆們的下鄉,基本都是到了邊疆地區,比如東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雙版納,和內蒙等地,當然後期還有“新三屆”等等。要說個人背景,我的家庭並不是非常富裕,勉強溫飽。家裏省吃儉用攢下錢來供自己讀書,目的是希望我有朝一日能考上大學,成為“天之驕子”,當一個名正言順的知識分子,這也是我父親當年的心願,但是往往憧憬和現實總是相互排斥的。當時,不是我自誇。我的學習成績,那是芝麻開花,頂呱呱!我可是有訣竅的,考試時遇到不會的題目,我都寫上毛主席萬歲,那個年代沒有哪個老師膽子大到敢打叉,我自然門門都是第一。我上大學可是組織推薦,領導批準的,誇我思想覺悟高,實乃可早就之才!可是呢,我就是一頭倔驢,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十分不爭氣,還大言不慚地對父親高喊口號:“知識越多越反動!”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不管有必要與否,我積極響應黨和毛主席的號召,下定決心接受幾年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與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作,發誓要消除“三大差別”!這對我或者所有人而言,可謂之一大宏願。在時代滾滾不停的車輪下,這或許是最好的選擇,那一年,我成了一名下鄉知青。下鄉的時候國家有明確規定,知青下鄉第一年吃國家供應糧,每個月都一樣,需要去公社糧站購買,第二年就與社員待遇一樣,年末的時候就可以與社員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啦。人可以不偷懶,但天災難料,本來很美好的一件事卻因為大自然總是愛和大家開玩笑,這次開的還是天大的玩笑!那一年長白山腳下遇到了罕見的寒霜。大家都知道玉米在還沒成熟之前,它的顆粒中是半液體狀態的,氣溫驟然變低的結果就是那些水靈靈的玉米都被凍壞了,隨即變黴發黑,導致很大一部分的糧食都糟蹋了。大家見狀無不痛心疾首,心疼的天天都哭喪著張臉,好幾天都提不起精神幹活。硬性指標下我們隻好把成色稍好一點的糧食交了公糧,算為國家做貢獻,剩下的就都是些變黴的玉米了,順其自然也就成了我們這群人全年的口糧。當年冬天,我們一夥人每頓的幹糧又黑又苦,難以下咽。但是辛勤苦幹累了一整天,吃的時候哪還這麼講究,有的吃就知足了,倒也是嚼的津津有味,享受著痛苦,並且快樂著。轉眼到了春天以後,災難如期而至。大家不得不麵臨著口糧虧空的窘境,要是再不節省著吃,就要好幾個月餓肚子了。情形逼迫之下,我們一群人裏選出了幾個“領導階級”來共商大計,一夥人投票研究決定,每天隻吃一個碗底大小的棒子麵餅子(就是玉米麵做的小餅子),多一個也不能吃,一定要挺過這個嚴冬。這個決策原本就是拍腦袋,摸屁股想出來的,要是能頂事那才叫怪了!製定下來不幾天就出問題了。平常這種棒子麵餅子女同誌每頓都可以吃兩到三個,男同誌作為生產隊的主要勞力就更別說了,少說得五六個,還不一定能吃飽。大家基本都是半飽的活著,而且每天還要準時出工幹活,基本上天天的對話內容就是你肚子餓不餓?到飯點沒有,有吃的沒?餓死我啦,我想我的棒子餅了雲雲,總之十句話裏九句和吃的有關,還有一句是啥時候到開飯時間,我快挺不住了。工作結束後,也就是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了。大家夥都雙手捧著最寶貴的棒子麵餅子,看了又看,不禁埋怨你怎麼就這麼小呢,吃了吧,舍不得,不頂餓。不吃吧,這該死的肚子還不爭氣,咕咕直叫。最後就是心理鬥爭失敗,拿在手中餓狼撲食一般,就著涼水三兩口就進肚了,好歹也得吃個水飽。簡直就是豬八戒吃人參果——什麼味都沒嚐出來就吃光了!作為團隊的精神領導人物,我和元樂也試過去山上找些野味,嚐試來給大家改善下夥食,但是上去之後愣時就傻眼啦,滿山綠油油的東西,不知道哪個能吃,哪個不能吃。漫山遍野連朵蘑菇或者木耳都找不到,更別說獵野味了。就算運氣好碰到了幾朵花花綠綠蘑菇,誰也不知道有沒有毒,也就不敢貿然往嘴裏送。我的戰友元樂哪管這個,猴急的不行,興許也是餓急眼了,不由分說就地支了一口小鍋弄了些不知名的野菇煮著吃,美言是:他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萬一有毒他就提前就義了。貪嘴的下場就是在隨後的三天內,他不是上吐下瀉,就是渾身發冷,整天憋在屋子裏捂著三四床被子還一直不停的打著哆嗦,差點沒折騰的背過氣去。直到現在元樂還對蘑菇留有陰影,看到蘑菇模樣的菌類就渾身不自在,背後嗖嗖直竄涼氣。活得幹,日子還得過,挨過一天算一天。糧食越來越少,我們吃的也越來越少,不少同誌都堅持不下去了。有些女同誌堅持不住,就為了一頓飯嫁給了村裏的漢子,做人家的暖炕媳婦了。情況越發嚴峻起來,這一群大老爺們可沒辦法嫁人,整天餓的心慌無力,眼冒金星。時間一久,大家都是一副麵黃肌瘦,兩腿發顫,營養不良的摸樣兒。甚至到了睡覺都含著筷子,咽一口唾液都得意味深長的細品半天的地步。餓歸餓,我宣揚我們精神覺悟高,咬著牙硬生生也得挺住,怎麼能這麼輕易就被饑餓打敗呢!每天仍然要堅持“抓革命,促生產!”絕對不能被饑餓打敗!一天的勞作下來,大家都累的不行,每天天黑後就都東倒西歪的早早躺下,誰也沒閑力氣扯東聊西了。側躺在炕沿邊上,我不停的拍打著自己的肚子,衝著床頭的元樂跟蚊子哼哼似的嘟囔:“我說元樂,你仔細聽聽我這肚子裏都有回聲了,空好幾月了都,要是再不填點東西,我估摸著我就快變成氣球了,保不齊哪天我就飄走了,你忍心嘛?”見元樂跟個死豬一樣在那裏挺屍,一動不動,並不理會我。我又繼續說:“要不咱去屋外頭剝點樹皮吃吧,好歹也能撐個一時片刻的,總比挨餓強呐?”元樂這時候倒是冒出來一句話來:“不行,那玩意兒不好吃,咽下去的時候忒刮嗓子,我勸你還是省省吧。”注:三大差別:即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體力與腦力勞動差別。
第一章 知青下鄉(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