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3 / 3)

使者更不客氣,太監搬來了椅子,便大搖大擺走過去坐下。坐定後道:“我這次來,是為商議聯姻一事,我皇帝想請貴國公主嫁入我邦為妃,以固兩國之好。”

此言一出,朝堂嘩然。大家剛開始聽到“聯姻”,隻道是洛國要將公主嫁與西衛皇帝,誰想竟是如此。洛國皇帝年逾六十,而西衛國唯一的公主才隻有十七歲,年輕而貌美。這親事未免太不般配了。

使者以符節柱地,在非議聲中昂然揚聲道:“我洛國國力昌盛,皇帝陛下寬宏仁慈,貴國公主一嫁來,便是貴妃之名分,比在西衛國尚駙馬強過百倍。更可使兩國永固秦晉之好,以安百姓之心,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陛下切勿遲疑,速速答允才是。”

下麵於績聽不過去,忍不住出聲譏誚:“貴國皇帝的歲數可做我們公主的祖父了,聯這門親事,不怕惹人非議嗎?”

使者不屑地笑了一聲道:“請放心,我皇帝陛下龍馬精神,定會令公主滿意。隻怕公主到時候招架不了,要繳械投降呢……”

立刻有人喝道:“放肆!你是大國使者,怎麼口出穢語!”

皇帝拍桌子怒喝一聲:“來人啊,把他叉出去!”

聞聲跑進來幾名侍衛,要拉使者下去。使者冷哼,猛地站起身道:

“貴國既然拒絕我國好意,休怪我們翻臉無情!到鐵蹄入境之時,公主別說覓得如意郎君,怕是連性命也保不住吧!”

說這話間他已被推推搡搡地拽到大殿門口。皇帝聽得“鐵蹄入境”四字,一震,連忙叫道:“且,且慢!”

侍衛們停住動作,皇帝自覺失態,目光向大殿上掃視,想等哪個大臣出來解圍,左列班裏的尚書李思義連忙跨前一步奏道:“陛下,此事不宜倉促決斷,還是請使者先下去休息,改日再答複吧?”

皇帝就坡下驢,哼了一聲道:“恩……就依卿所奏。使臣且退下,朕與眾臣商議之後再答複。”

使臣聞言這才撇嘴一笑:“好,那臣就等皇帝陛下的佳音了。”

使者剛一離開殿堂,立刻有人出班跪下道:“陛下,不可答應洛國的聯姻要求!”

皇帝探頭一望,見是大將軍楊瑁,道:“楊將軍有何見解?”

滿臉絡腮胡子的楊瑁道:“洛國一向仗勢欺人,不把我西衛放在眼中。這使者態度傲慢,若答應了他們,更惹得他們小瞧於我等。再說,我國武器精良,戰場上並不輸於洛國軍隊。若他們敢來進犯,我國將士誓死抵抗!怎能讓公主受委屈嫁與那皇帝老兒?”

皇帝摸著下巴尚未發表看法。先前站出來的尚書李思義道:“楊將軍此言差矣。兵者凶器也,不應輕言動用。婚姻之好可避免戰禍,何樂而不為?洛國鄭重其事地派使者來提親,倘若拒絕,惹得他們惱羞成怒,反而不美。”

兩人各抒己見,互不相讓。皇帝左顧右盼,似覺兩邊都有道理,不知應聽哪一方的。下麵群臣洶洶議論起來,也有支持楊瑁的,也有支持李思義的,爭執不下,嗡嗡地吵個不停。

聲音越來越大,吵得皇帝不耐煩了起來,拍桌子怒喝一聲道:“肅靜!”

眾人噤聲,都望向皇帝,等他決斷。皇帝心中卻還沒得主意,遲疑著不知該說什麼。

沉默片時,顧青鴻出班跪下,道:“陛下,臣有一言。”

“說!”

“臣以為,此乃洛國遠交近攻之策。”

“遠交近攻?”

“是。”顧青鴻道,“我國在西,洛國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