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張果無那‘道心神種’,定然也會毫不猶豫將其舍棄。
可是如今,張果卻看著這門道法沉吟不語。
“這門道法雖然隻是殘篇,可是其玄妙莫測,竟然能夠幻化萬般法力,以清虛之氣模擬諸多法門,變化無窮,頗有種‘小無相神功’的感覺。”
張果對這門道法很是心動,他在地球時就癡迷於武俠小說,其中對於金庸中的種種武學就是十分羨慕。
當中有其一,就是那‘小無相神功’,這門功法顯是被嚴重低估,雖以‘小’字為頭,卻並非是說這門功法隻是微末之法,而是迎合道家‘小而無相’的真意,因小才能無跡可尋。
這門‘清虛化氣之法’便就如此,不著形相,無跡可尋,身具此功,可以施展諸多神通法門,甚至剩餘前者,非真正了然,根本難以分清真假。
尤其是他如今參悟諸多神通法門,以‘伏魔金剛法’催動,總歸有瑕疵之處,而若是他修煉這門道法,便就可隨意催動他所練的諸多神通道法!
“這‘清虛化氣之法’雖然隻是殘篇,對於尋常弟子日後根本無法再繼續修煉,但對我卻不同,我有‘道心神種’在身,隻要日後不斷參悟,提升道心,未必就不能將後續的功法推演出來,所以這門功法對我來說卻並沒有那麼大的弊端!”
張果沉吟半響,終究是決定修煉這門道法。
一則是因為這門道法玄妙深奧,威力無窮,二則也是因為這門道法正適合他參悟的種種法門。
既然要修煉,張果自然是不做任何猶豫,當即心神沉入道種當中,無量神思展開,開始參悟這門功法種種。
不多時,他周身忽的佛光大起,背後隱隱有一尊佛陀跌坐蓮台,慈悲怒目。
但頃刻之間,那周身佛光就是被一股清虛之氣所取代,佛陀消散不見,一尊朦朧道像浮現期間,飄渺無尋,變化不定,道像被清氣繚繞,朦朦朧朧,無法看清那道像真容。
在這道像出現之後,張果的氣息忽的變得飄渺無常起來,在他心神當中。
但見原本金剛佛陀跌坐蓮台,獨尊天地,可就在這時一道清虛道像在其側浮現,一左一右,與那金剛佛陀相互抗衡。
忽的,那清虛道像抬起朦朧手臂,自虛空一招,但見那原本的火海翻天、江河滔滔、青色劍氣等等諸多法相,化作一道道光芒沒入那道像手中,化作一方小鼎,鼎上有無窮景象閃爍,時而可見火海滔天,時而可見江海波濤,時而可見劍氣縱橫衝霄,諸多法門盡化於這一小鼎之中!
噗!
就在這時,張果猛地睜開雙眼,一指點去,青氣破空,化作一道道劍氣橫空,逼目驚人!
隨即他又是大袖一揮,一片熊熊火海鋪天而來,席卷四周,又或是幻化出一道汪洋江海浩瀚如波,轟轟而起!
總之,他在頃刻之間氣息轉化足足施展了數十門驚人法門,不見任何停歇,揮灑自若,再沒有原本那一絲的僵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