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並端給她吧,天怪冷的,你看她嘴唇都青了。”
那王嬤嬤應了一聲,便帶著兩個小丫頭把那些糕點並一碗蓮子湯端了過來,邱淩雖然餓極,但也深知越是久餓越是不能吃太急的道理,便先將那碗溫熱的蓮子湯慢慢喝了,然後開始小口地吃那堆糕點,幾塊點心下肚,她這才總算是略略恢複了點元氣,一麵繼續吃,一麵開始思索起眼下的狀況來。
很明顯,當日她為了逃脫拐子夫婦的魔爪,陰錯陽差地上了黛玉去榮國府的船,因為上得蹊蹺,掉落的地方又隱蔽,竟然沒有人發現。而那天她們坐的客船與黛玉的船行方向並不相同,現在兩船分開各自行駛了這許久,想是距離已經十分遙遠,而且,剛才聽那王嬤嬤說這船馬上就要靠岸了,想是已經快到金陵,離姑蘇已有數百裏,想回去,恐怕是不太現實的了。
況且,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按照她現在的年齡推斷,甄家已經完全敗落了,英蓮的爹甄士隱已經出家,英蓮的娘封氏目前應該正在娘家靠針黹度日,那個傳奇的大丫鬟嬌杏已經生了個兒子,由賈雨村的妾升級為填房正室。隻是不知道,這嬌杏還記不記得昔日的舊主人,靠著這個風光的丫頭,封氏在娘家寄居的慘淡日子是不是有所改善。
且不說他們現在過得如何,單說這個事情已經過了這麼久,想來,他們大約早已經當英蓮已經遭遇不幸了吧。不過,這倒也不假,英蓮她現在可不就是沒了,現在的英蓮,不過是披著英蓮皮的穿越女邱淩而已。
這麼一想,她對回外公封家寄居便沒有一絲一毫的想法了,即便真的想回,也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而且看那封肅如何對待自己女兒就知道,即使自己千辛萬苦地找回去,待遇也不會怎麼好,很有可能不過是換了間更大的院子,換了個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把她等價交換給人家做妻妾而已。
不回去,那麼,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雖然不甚風光,但是安全,因而,她幾乎沒有怎麼考慮,便決定了下一步的行動。等她想得差不多了回過神來的時候,隻覺得四周又是一片安靜。抬起頭來的時候才發現,黛玉並那幾個丫鬟婆子,竟然都在目瞪口呆地盯著她看,似乎她是個什麼怪物一樣。
她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剛剛一麵想著,一麵還在繼續吃,雖然看著動作不大,但是速度卻不慢,沒過多長時間,那幾碟點心竟然都落了肚,以一個八九歲女孩的食量來說,她倒也真算是驚人了,當下,不免有點臉紅,趕緊慢慢地起身,深深地對黛玉施了一禮,表示感謝。
想是被她龐大的食量震驚了,黛玉緩了一下才回過神來,一麵笑言不用謝,一麵認真地詢問:“這點心可還好吃?”
邱淩自然連聲稱讚,幾乎連“有生以來從未吃過比這更好的點心這種話” 都要說出來了,肉麻到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那黛玉似乎竟然很高興,開口吩咐王嬤嬤再上兩盤,並兩碗蓮子湯,她這會子有點餓了。
王嬤嬤一聽這話,自然高興得很,看邱淩的眼神也沒有先前凶狠了,想是她的狼吞虎咽竟然帶的黛玉有了食欲,這也算是好事一件吧。
見黛玉食欲甚佳地飲了一碗蓮子湯,又拈了幾塊點心,王嬤嬤感動得都有點熱淚盈眶了,想是黛玉平時食量太小,這回竟然破天荒地吃了這麼多,她都有點不習慣了吧。
吃了東西之後,這孩子蒼白的小臉也有了點血色,精氣神兒好了,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自然就順口細問了下邱淩的情況。
邱淩便按照剛才想好的思路,將自幼被拐賣,千辛萬苦地逃出來的話說了一遍,黛玉素來悲憫,最聽不得這些,動情處,竟然落下淚來,邱淩心中大囧,心道當事人都沒有哭,您這一圍觀的倒哭起來了,話是這麼說,但麵子上還得過得去,不免還是跟著擠出幾滴淚來。
既然是才女,自然比一般人不同,黛玉哭過了一陣之後,便擦著淚問道:“姐姐可還記得自己家住何方?父母姓甚名誰?倘若有些線索,或可致信家父,幫助姐姐還鄉。”
這小姑娘腦子真是好使,一下子就抓到了問題的重點,邱淩暗暗佩服,嘴上卻沒有絲毫差池地回道:“因當時年紀太小,已經不記得了。五歲上又給打暈過一次,愈發不記得以前的事兒了。”
聽得這麼淒慘的遭遇,黛玉的淚珠兒一發不可收拾,得,您這還哭上癮了是怎麼著?邱淩甚感頭痛地想,這麼普通的拐賣情節都能勾出來這麼多眼淚,這還沒有進榮國府見那冤家呢,感情您這還眼淚的任務都已經開始熱身了麼?
於是,接下來,順理成章地,借著報恩的名義,打著無家可歸的幌子,邱淩如願成為了黛玉的貼身丫頭。因為並不是買來的,賣身契自然是沒有的。大約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乳母王嬤嬤提出這不合規矩,覺得不是個事兒,黛玉卻道無妨,言說雖然是因為邱淩無處可去所以暫時收留在身邊,但原本卻並沒有讓她做下人的意思,是她太過客氣才要如此的,待日後尋到親人,自然可以隨時離開。
說著話,鄰船的賈雨村也得了信,過來看了,卻並沒有認出她是故人之女。坐下聽說了事情的原委之後,又盤問了邱淩幾句,似乎覺得並沒有什麼可疑之處,便也就同意了黛玉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