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那八艘護航艦被擊毀,除了遙控指揮它們的指揮官外,確實不會有什麼人心痛。
或許是因為與第一艘異族星艦交戰並取勝,“雷霆號”掌握到了探測異族星艦隱形技術的手段,雖然視頻中沒有“雷霆號”與聯邦星艦間的通訊語音,隻是純粹的外部取景器圖像複製,但丁乙根據視頻中那最後兩艘聯邦巡航艦的炮擊越來越有序,也越來越接近那些光束來襲位置判斷,“雷霆號”應該是已經探測到隱形狀態下的異族星艦了。
但之後,兩艘巡航艦堅持的時間並不比那些護航艦更長。
當發現自己的隱形狀態似乎已經被人類破解後,三艘與之前被“雷霆號”重創的彎月形星艦一模一樣的異族飛船解除了隱形,以更加密集和猛烈的光束射擊,瞬間就將一艘巡航艦擊毀。
爆炸火光照映下,另一艘巡航艦飛速的轉向,向著星門方向飛了過去,像是要撤離戰場了。
隻是那艘巡航艦撤離不到兩萬公裏,就被密集光束覆蓋一身,步入了同伴後塵。
隻是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聯邦海軍派往尤魯爾星係救援的艦隊,就此全軍覆沒,連艘救生艙都沒能來得及彈射出。
而支援了聯邦艦隊確定異族星艦位置的“雷霆號”,則被那三艘異族星艦一直追殺到了現在。
對於這樣的戰果,丁乙還是有些詫異的,畢竟之前他親眼看到“雷霆號”這樣一艘輕型護航艦,僅憑自己一艦,就重創——如果不是想俘獲,他們完全可以直接擊毀——一艘異族星艦,而聯邦救援艦隊整整十艘星艦,其中還有兩艘更大型的巡航艦,卻在三艘異族星艦的攻擊下全滅,這樣的戰損比,很難用來衡量人類與異族間技術水平與軍隊武力間的差距。
“這是因為文靜的指揮能力比軍方指揮官更高的緣故?還是說施耐德博士在‘雷霆號’上加裝的那些更加先進的設備才帶來勝利?也許兩者都有吧。”
看完了文靜給他的太空戰鬥經過視頻,丁乙也算了解目前的形勢有多惡劣了。聯邦救援艦隊按計劃抵達星係,卻在半小時內被消滅,星係中依舊隻有“雷霆號”這一艘已經消耗掉大量彈藥的輕型護航艦在三艘異族星艦的追殺下苦苦支撐。
殖民星地麵上,異族人的地麵部隊同樣占據了優勢,就算之前被它們當成通訊中繼站的星艦被“雷霆號”幹掉,導致異族地麵部隊間的聯係出現問題,可在數量上,它們還是超過了人類。
而能扭轉這個困局的,就像文靜說過的那樣,隻能看第二批聯邦救援艦隊什麼時候才能趕到,趕到後又需要付出多大代價,多少時間才能擊敗異族艦隊,奪取製宇權。
在這個時間段內,殖民地的人類就隻能自己想辦法拚命堅持活下去了。
在這樣的戰爭中,丁乙明白,自己個人的力量再怎麼強大,都無法左右整個星球上的戰鬥——他可沒有什麼超能力來一擊碎星——他能做到的,也隻是對一小塊區域內的異族人地麵部隊進行襲擊,削弱對方的實力而已。
重型動力裝甲服的修理工作在觀看完視頻後的兩個小時後完成,雖然丁乙不可能完全修好動力服,但至少能恢複七成以上的性能,那些故障損壞的武器也修複大半,他至少恢複了八成的戰鬥力,已經足夠用了。
重新回到那個定居點時,丁乙也發現,一架外形像是聖甲蟲模樣的飛行器正從定居點起飛,向著星球其他區域飛去。
這一幕讓丁乙暗叫不妙。
原本他的計劃就是要趁那夥異族部隊失去指揮官和部分兵力的機會,對它們的營地再展開多次襲擊,一點點減少胡狼人的數量,最終完全消滅它們,然後就能大搖大擺、安安心心的在異族人的營地裏收集資料,采集樣本,分析情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