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洲跟贛州的人文風景大不相同。
贛州的人誠懇,湘洲相較之下比較圓滑。魏瑧在湘洲下麵一個縣城跟人交談了一會兒,便由衷感覺到兩者之間的差異。
她隨身帶了一個小本子,上麵記載了一路行來她的所見所聞,還有不同的地域風貌的簡筆圖畫。
四花兒認字不如魏瑧,在船上的時候,她消遣之一就是魏瑧的遊記,間或做些手工女紅。
除開兩地民風不同,連衣著配飾都有差別。
贛州的人喜歡著深色衣衫,而湘洲的人喜歡豔色一些的,但相同的是兩者顏色的飽和度都是比較厚重那種。據魏瓚說,江南一帶的衣著喜歡飄逸鮮嫩,如鵝黃絳紫湖綠等等亮度比較高的顏色,而且形製也是裙擺繁複層疊數重。
“阿姐,為何會有如此大的不同?”看到魏瑧的批注,四花好奇追問。
“江南一帶自古是魚米之鄉,繁華錦盛,這裏的富商巨賈較多,有錢了自然不需要自己做事,所以有閑情餘錢去折騰衣飾,從衣著形貌上進行攀比。而其他地方不如此地繁華,需要勞作的更多,自然選擇上偏向樸實無華。世家貴族除開暴發戶外,也多是從配飾的精巧珍貴上做文章,而不是簡單的穿得好看。”
魏瑧眼珠子一轉,指著隔壁船上正在跟人交談的魏瓚道:“你看阿瓚哥哥,他穿著已經算年輕人中比較流行的了,但也重規製,衣裳鞋帽都沒有一絲逾越的地方。而他對麵那位公子,很顯然是個喜歡流行的富家子,衣料輕薄,顏色輕浮,腰間掛的配飾太多,琳琅滿目之下未免覺得太過繚目。而阿瓚哥哥腰間除了代表世家身份的玉佩外,也就一個荷包,可你覺得他就比那位公子差了嗎?”
四花兒懵懂搖頭,從內心裏覺得她還是比較欣賞魏瓚這樣的打扮。
“你覺得阿瓚哥哥的穿著好,是因為他雖然看上去沒有對麵那位公子那樣花俏,但他僅是那枚玉佩,就已經抵得上那位公子腰間掛著的所有飾品了。而且阿瓚哥哥束腰的腰帶上的金鉤玉玦也是有名堂的,非傳承百年以上的世家子不能帶。玉玦的形製也是家族的族徽,就往那兒一站,兩人的氣質風度就沒有可比性。”
被魏瑧這麼一品,四花兒頓時了然。
“阿姐的意思是,我們的衣著在莊重而不是輕浮,飾品在精貴而非富貴?”
“差不多是這個道理。但是你我年紀尚小,還用不著過於莊重,那樣就太過老氣了。你看四夫人給我們準備的衣裳,都是很有講究的,如何搭配也是門學問。你平日裏多看看蘭香是如何收拾整理的,記下來,以後你出嫁做當家主母的時候,這些都是用得著的。”
就大寶的能力,在四花兒出嫁之前,有八成的把握能過了進士一關,所以四花兒的夫家必然不會如兩個姐姐一般是白身。可她的性子也不適合嫁到大家族裏麵,所以魏瑧給她定的婚配目標是家世相當的小官,如縣令之類的就行了。
有魏家做後盾,自家弟弟也是進士,家裏給準備的嫁妝也豐厚,四花兒必然是不愁嫁的,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別找鳳凰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