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夜談(1 / 2)

心裏想著陸羽,居然不知不覺走到他的帳子這邊來了。劉備心中感慨,見帳中燈依然亮著,就撩開了營帳門 ,走了進去。

一走進去,就看見陸羽依然坐在案後,正在翻看手中的書。

聽到了動靜,陸羽抬頭一望,見是劉備,放下手中的書,笑著說:“是玄德兄啊,這麼晚了還沒睡呢?快請坐,不知深夜來找我有什麼事?”

劉備依言坐下:“子明倒是勤奮,這麼晚了還在用心讀書啊!怪不得如此才智過人。我也是半夜睡不著,出來閑逛,沒想到就走到你這裏來,見帳中燈光依舊亮著,就進來看看。”

陸羽淡淡一笑,但是轉眼就黯然了下來:“玄德兄過獎了,我這哪裏是在用功,隻是心中牽掛著那些將要被坑殺的黃巾婦孺,心中實在是難安,就幹脆起來隨便找本書看。”手一指案上的那本書,又道:“沒想到看了這本戰國策,其中論及戰國四大名將,哪個不是攻數十城,,屠百萬人,不由得感慨萬千,自古以來,一將功成萬骨枯,哪個“名將”的手上不是沾滿鮮血?這樣看來,兩位中郎將的所作所為似乎也是常理了。”

劉備心中驚訝,難道陸羽他想通了?可是看他的表情也不像啊!

果然陸羽的話鋒一轉:“不過,若是兩軍對壘之時,這數萬婦孺就算是在交戰之中被殺,甚至是我親自斬殺,我也必定是殺伐果斷,毫不遲疑。戰場上流血,此戰之罪,我心中無愧。但是戰後的俘虜是否要斬殺?不論別人是怎麼看的,我一定是持否定態度的。這不僅僅是感情上無法接受的問題,也是為了國家考慮。”

劉備又是大奇,這殺俘虜的事情在兩漢以前是很常見的事,怎麼會牽扯到國家上來了?就算是死了幾個人,反正大漢人口這麼多,沒幾年就恢複過來了:“哦,此話何解?”

“玄德兄,你想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什麼?”陸羽沒有直接向劉備解釋,而是問了劉備一個很簡單地問題。

“那當然是農業了,民以食為天嘛,百姓愚昧,隻顧眼前的那些溫飽,如果吃得飽,那麼誰會來造你的反呢?”劉備不是很明白陸羽問這個問題的意思,但是還是回答了。

“沒錯,農業的根本又是什麼呢?”陸羽誘導著道。

“這個,土地,水利,農具,牛馬牲畜,種子,天時氣候……”劉備一一列數,忽然他似乎有些明白了:“還有人。”

見劉備明白了過來,陸羽手重重地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對,就是人口,發展農業最終還要靠人,沒有人,其他的條件再好也是個空,我大漢現在南方還有大量的土地沒有開發,隻是因為北方的土地還沒有開發完,人生來留戀鄉土,不願背井離鄉,那邊又是蠻荒之地,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低下,但是如果以後大漢北方的土地開發完畢,再多出來的人口就會失去土地,那時隻要朝廷加以誘導,失去土地的百姓就會大舉遷徙到南方去,這樣原本荒涼的南方怎會被開發出來,如此我大漢不是更加強大了嗎?”

“那麼也就是說……。”劉備覺得自己似乎觸及到了一些事情的根本,但是一時之間又找不到表達的方法。

“我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你,我們大漢現在缺的就是人口,廣大的南方如此多的土地無法利用,就是因為人口不足。或者明確的說,就是人口是影響大漢國力強弱的最主要因素。”陸羽手指著南方,信誓旦旦地說:“可能你要說,大漢現在的人口之多遠超於文景孝武之時,為何還是國力日衰?”

劉備點了點頭,他剛才的確是想要問這個問題。

“玄德兄,在你麵前我也不忌諱什麼了。明白的說,那是因為朝廷無能,這人口就像是一把鋒利的重劍,如果你有足夠的力量來舉起它,揮舞它,很好的控製它,那麼自然是威力無窮,但是如果你沒有那個力量來很好地駕馭它,那麼不僅無濟於事,而且還很有可能傷到你自己。現在的大漢就是因為閹豎當道,搞得朝廷上烏煙瘴氣,使得朝廷根本無力很好地控製百姓這把重劍了。他們現在是拿著這把重劍誤傷了自己啊!但是這樣也不能說這把劍就是不好,總是誤傷自己,就把這把劍給折斷啊!這樣的話,萬一別人來侵犯你了,你拿什麼去護衛自己呢?”陸羽苦口婆心地使用了類比的手法,想讓劉備更容易地明白自己的想法。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覺得很有道理,亞聖孟子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也是這個意思吧!民心就是控製這把重劍的關鍵,隻要誰得了民心,那麼這把重劍就會為誰所用,而有了這把重劍的人的力量就會遠超他人,就能夠打敗他人取得這個天下,對不對,子明。”突然之間,眼前豁然開朗,劉備欣喜的問著陸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