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道,徐母為漢朝社稷、百姓安康,大義責兒,說得徐晃滿麵羞愧,最後同意開城獻關,協助關東軍殺入洛陽,勤王清側。這會兒徐晃招來手下心腹將校兒郎,大夥兒商議已定,而後分頭行事。
再說張青自打從柳葉村回來,就一直在等徐母的消息,眼看著已是第九天了,離拿下汜水關的時限已是越來越近,大夥兒心裏頭都著急萬分!
這夜,張青、徐庶、連同南陽諸將正在帥帳商議如果徐母勸降不成,如何攻取汜水關時,帳外巡更的軍丁進來稟報:“啟稟大帥,我等正在東營巡邏,從營外從射進一支箭來,箭上有書信一封,請大帥過目。”張青一聽趕緊接過箭書,兵丁退了出去,張青從箭上解下書信,這封信是火漆封口,信皮上寫著“速交南陽大帥親啟”,拆開一看,原來是徐晃親筆所寫!
信中大意是說,我徐晃對老母親言聽計從,願意投誠獻關,特與張元帥約定,與明夜三更,關城上點火為號,到時候務請張元帥起兵進關,徐晃自領五百本部人馬接應,裏應外合,拿下汜水關,擒拿華雄!另外還有一事拜托張元帥,希望您進城之後對關內的官兵百姓,要開恩關照,免生殺戮。
張青看完書信點了點頭,又遞給了徐庶,徐庶看罷也沒發現什麼紕漏與破綻,又傳與幾個心腹兄弟,大夥兒看完了都覺得可以這麼辦,這會兒徐庶就對張青說了“大哥,我看咱們得趕緊準備,到了明晚二更,咱們在營外集結,等關上火起,咱們點炮亮起全隊,一齊呐喊攻城,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啊!”張青說:“二弟,咱哥兒倆想到一處了,看來大軍明天就要進汜水關了。”說完張青傳下命令讓三軍做好戰前準備,將士們聽說要進汜水了,都高高興興的各去準備,這裏就不細表。
第二天轉眼就到,到了夜裏三更時分,南陽眾將士早已飽食戰飯,悄然在關前列好了陣勢,做好一切準備!這會兒再往關頭上瞧,就見城上呼。。。在鼓樓上著起了一把大火,立時烈焰騰空,照了個滿天通紅。緊跟著一陣癟咧聲音響亮,啤啤啤……城頭上可就亂了,就聽人聲呐喊, “放火啦!投誠獻關啦!接應南陽義軍入關呐!”喊叫聲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張青一瞧是時候了,這會兒把紫金寶劍往出一拽,“兒郎們!攻關奪城就在此刻,來啊!咱們殺入汜水關!”“衝啊!”“殺啊!”兵呼將湧殺到關前,城上徐晃早控製住了關城頭,打開鋃鐺鐵鎖,吱扭扭。。。把城門打開,放下了吊橋,南陽人馬是魚貫而入!
甘寧、淩操、文聘等等諸將領著南陽馬隊,個個跟小老虎似的,闖進關來,大刀、大槍擺開,橫掃一大片,豎紮一大串,關內官兵死傷無數,一瞧不好是紛紛脫號坎兒,扔軍刃,投降待命。一會兒後頭周倉、何曼、胡車兒領著步隊也衝了進來,大隊人馬直往裏湧!
汜水關正城門兒這一起火,事關重大,這會兒其他幾個門的守將可都過來了,誰啊?正是楊定、胡軫、左靈三人,怎麼才來啊?這仨不都得聽徐晃調遣嘛?一早都讓徐晃給支走駐守偏門去了,等這會兒再趕過來,早晚啦!楊定三人一瞧這陣勢,知道抵擋不住了,撤吧!心裏頭直罵徐晃,領著殘兵一溜煙是棄關而去!
這會兒張青進了關,趕緊命人招降守兵,隨後領著人馬直奔帥虎堂後寢來捉拿華雄,華雄這會兒還在床上躺著養傷呢!樹倒猴分散,兵敗將逃,誰還管他呢!戰又戰不了,走又走不脫,可把飛熊大將急壞了,眼淚都出來啦!事已至此,已無挽回之地,飛熊將將牙一咬,仰麵長歎:“我華雄逞武一世,想不到如今落到這樣的下場,也罷,我到死也是國師的忠魂良將,既不能守城,那就與城同亡吧!”說罷,由牆上摘下寶劍,是抹頭自刎!
華雄已死,汜水關全線告破,此時張青命將城頭換上義軍的旗號,並把守住各條要路,城外還留下一半人馬以防不測之事。同時命人趕緊收降守兵,出榜安民,開倉放糧.打開監獄,釋放在押的窮苦百姓。老百姓見南陽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無不拍手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