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為爵,還當有官職才是,否則以空頭王爺又能鎮得住誰。
隻是而今這世道,官不值錢。像原來,侍中乃是門下省之,中書令為中書省之,尚書省的左右仆射,乃是尚書省的長官,即便是同中書門下三品等職,那也是入了政事堂,乃一等一權貴。但現在成已經成遍地皆是的加官了,至於在外統兵的藩鎮,除了臨時的各道行營都統,兵馬都統外,無非都是節度使而已。甚至還有朱全忠那樣官無可加,隻好身兼四鎮節度使的怪態官職。
羅隱想起,當初秦王未登位時,高祖皇帝以現有官位無足以重其權,曾封為秦王、尚書令、策上將,並開策上將府以統兵理政。這尚書令因是太宗皇帝做過的官,後世的尚書省僅設左右仆射。既然如此,幹脆為漢王,賜定國長官,開賜定國長官府以平章軍國重事、總督諸道兵馬。
這漢王名分一定,當自重身份,自稱為孤,書令稱製,凡為下屬,自稱名,稱臣,對漢王,則一律稱主公。漢王稱其下,可稱字、職或稱卿。至於禮節,則有分了常禮、大禮、官禮。
主公名分定了,下麵就好辦了,開府理事,下麵自然也要征聘府屬僚佐。這府中設置,當然要麵麵俱到,即便目前初創,不一定如數補齊,但也要有其位,暫虛其職好了。
這賜定國長官府內,設長史、參軍、司馬、主薄等職,並分管各司曹。
內府長史:為昭文館之,掌參謀、文學、書記
外府長史:為通政司之,掌庶政、傳達
戶司參軍:為戶政司之,掌錢糧
兵司參軍:為兵政司之,掌軍功、軍籍、軍人配屬
吏司參軍:為吏政司之,掌官員征辟、審核、升遷
法曹參軍:為律法司之,掌刑獄
行軍司馬:為行軍司之,掌軍事參讚
羅隱擬完,自家看看,覺得沒啥遺漏,工工整整抄寫一遍,方安心睡去。
到了次日,羅隱早早起來,拿了自己所擬,來尋李煜。這一日,李煜和周蓉兒兩個,倒是沒去老人哪裏蹭飯,還是周蓉兒熬了米粥,切了些臘肉菜蔬,兩人正要吃時,可巧羅隱來了。
這周蓉兒和羅隱還有師徒之分,見了羅隱,已笑吟吟的迎了過來,問道:“先生倒是早,還沒用飯吧?快請坐下,一塊用好了。”
羅隱既然視李煜為主公,心中禮法所限,忙道:“羅某來的不巧,我先告退,等稍後再來。”
李煜手裏端著飯碗,笑道:“老夫子忒也著相了,禮法重在人心,何必如此拘謹,況且你乃是蓉兒之師,即便是名分已定,那你也是水漲船高,這尊師重道,當也是禮法,還是一塊吃吧。”
羅隱一早起來,這肚裏自然空空,米粥臘肉的香味,早就勾起了獨立的饞蟲,隻是心中拘於名分,才要告退。這李煜的實在,況且也是個豁達的性子,當即笑著謝了,也不再客氣,端飯就吃。
周蓉兒的手藝秉承崔氏夫人,倒是調的一手的好菜,羅隱連吃三碗,才覺得飽了上來,這下倒讓周蓉兒無飯可吃,李煜看他吃的香甜,笑道:“老夫子看著瘦弱,這飯量還真不。”
羅隱這才醒過味來,這兩人的飯,即便多做,又能多出多少,自己這一頓狂灌,怕是吃了一半還多,當即拍拍肚子,赫然回道:“不是羅隱嘴饞,還是這飯實在好吃,嗬嗬。”
周蓉兒笑道:“粗茶淡飯,不值得什麼。夫子用得好就好。”邊,邊收拾了桌子碗筷。
羅隱拿出自己擬的初稿,遞給李煜,道:此乃羅隱初擬,請主公你過目。”
李煜接過書稿,從頭細細看下去,看到中間,不僅略略皺眉,待看到後麵,心中了然。這羅隱基本上也就是有點照搬唐初三省六部製的樣子,雖然名稱變了,實質仍是相同,除了沒有工部和禮部的影子,其他的基本都在,隻是長官府注重軍事,多了一個專職的行軍司馬而已。這個結構,目前看是多餘的不少,而真要是展,怕又是前瞻不足。
羅隱看李煜未表讚同,問道:“主公,可是有所不妥?”
李煜想了想,道:“倉促一夜之間,夫子所慮,已遠所盼,隻是其中,確有遺漏不妥之處。”
羅隱笑道:“主公何必客氣,一人智短,眾人智長,請主公明示,完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