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蔡邕領銜勸進(1 / 2)

一看在座眾人都明了了他的弦外之音,蔡侯爺不由得心中大樂了。自古以來,朝堂之爭,爭的就是人才和資源,爭的就是門閥和山頭兒。汝南袁家四世三公,太原王家有“王半朝”之稱,還有楊家和荀家,支撐天下世家大族的,不就是眼前這些陽光燦爛的熱血青年嗎?

十餘年來,他蔡邕兢兢業業,踏踏實實,一門心思教書育人,為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嗎?如今,這個機會真的就來了!大司馬剛剛擊敗關東聯軍,袁本初、曹孟德、袁公路三人落荒而逃,大司馬和昭懿夫人的聲望如日中天。此時此刻,正是扶立監國劉熙正位之時。

蔡侯爺宦海浮沉多年,做事兒自然是非常謹慎的,他特意把女兒文姬和女婿荀閎叫過來,三個人在靜室之中整整密議了兩個時辰。從靜室之中走出來時,蔡侯爺的心中早已大定,這“議朝儀”一事兒,真的該提上日程了。“議朝儀”之後,便是“天子正位”和“大司馬封王”兩件兒大事兒了。三件大事兒,一環扣著一環,若是迤邐走來,怎麼著也得花上數月。

於是乎,本朝的新興世家蔡家和老牌世家荀家便聯起手來,從“議朝儀”開始革故鼎新了。蔡侯爺身上的擔子是最重的,他要利用自己在洛陽士林一言九鼎的地位,大造輿論,使得清流士子、朝野上下都跟上自己的步伐。文姬負責聯絡昭懿夫人,荀閎負責聯絡世家。

“嶽丈大人此舉,定能一舉奠定大司馬-哦,不久之後,就是溫王了-在朝堂之上的地位。經此一戰,陳留蔡家將超越太原王家,成為本朝一等一的世家大族。”荀閎微笑著恭維道。他性情淡泊,但是,他性情淡泊,並不代表潁川荀家性情淡泊,畢竟有數千族人在。

潁川荀家兩邊兒下注,荀彧在曹孟德一邊兒,荀攸在大司馬這一邊兒,以前各為其主,還勉強還說得過去。可是,如今勝負已定,潁川荀家再不出來表明態度,朝廷就會有些想法了。大司馬是個熱血男兒,還好說一些,昭懿夫人嚴嫣的眼睛裏,可是揉不得一點兒沙子的。

如今,嶽丈大人登高一呼,潁川荀家立即跟上,再加上潁川陳家、弘農楊家,本朝的四大世家,就已得其三了。弘農楊家的楊修、潁川陳家的陳群,如今可都是當紅炸子雞,紅得發紫了。潁川荀家帶頭兒勸進,這腳踩兩隻船的前愆,大概是能輕鬆抹去的,這就兩全其美了。若是大司馬和昭懿夫人追論嶽丈大人和文姬的功勞,潁川荀家沒準兒還能封上幾個縣侯。

文姬是極聰明的,一眼望去,就看穿了夫君的小心思。她微微一笑,又暗中加了一把勁兒。“父親,這次勸進,仲茂可都是親力親為,費了許多心思的。日後論功行賞,可不要虧待了他吆。”“仲茂是我的女婿,一個女婿半個兒,我豈能不大加美言?”蔡侯爺笑著嗔道。

“再者說來,你負責和昭懿夫人聯絡,這些事兒,還用得著你老爹說嗎?恐怕早就在昭懿夫人麵前足尺加三,大誇特誇了吧。”蔡侯爺抬眼看了文姬一眼,臉上似笑非笑地說道。“爹……你又瞎說!”文姬的臉色突然紅得像燦爛的晚霞一般,她口不應心地嗔道。

“好了!好了!就這樣吧,此次勸進,我估摸有七八成兒的把握!”蔡侯爺笑道。

如今,這勸進一事,已經箭在弦上了,蔡侯爺不由得收攝心神,繼續發言了。

“依老夫之見,這議朝儀,其實是三件大事兒。其一,議定朝儀,以示新朝確立,革故鼎新之意。其二,孝懷皇帝世子劉熙即皇帝位,正位君臨天下。其三,大司馬功勳卓著,非封王不能彰其功。這三件事兒,其實是一環扣著一環,環環相扣的,須得一樣一樣兒來!”

“諸君,方才老夫講的都是先秦以前的朝儀,現在,我再來講一講本朝的朝儀。”

“本朝,最高級的官員為三公:即丞相(本朝稱司徒)、太尉、禦史大夫(本朝稱司空)。皇帝對他們的禮敬儀節有“興”,是以起立作為對他們進見的迎接禮,或對其叩拜的還禮。相比先秦時期君主向臣下行揖禮、空首禮要怠慢多了,無需向臣下俯身作揖或叩首,無傷皇帝至尊身份,因而,作為禮儀製度繼續保留。這,便是舉止之禮中的站立之禮。”

“例如,本朝元旦朝賀之儀,其製為:三公上殿後,麵向皇帝座位,讚禮之太常就高聲唱喝:‘皇帝為君興’,即皇帝起立對三公的禮賀表示敬謝之意。三公於是跪伏,然後皇帝坐下。皇帝冊、授王、公爵、職時,王、公拜謝,皇帝也以起立作答禮。”